文成公主:不可亵渎的光的女神
作者 汪小年
发表于 2025年4月

贞观年间,吐蕃的赞普名叫松赞干布。“赞普”一词,是吐蕃人对其首领的称呼。

史载,松赞干布弱冠嗣位,“性骁武,多英略,邻国皆宾伏之”。统一吐蕃各部后,松赞干布为巩固王位,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惩治旧贵族、提拔禄东赞(噶尔·东赞)等贤臣,并将都城迁到地处拉萨河下游的逻些(今西藏拉萨),在红山上建起雄伟的宫殿。吐蕃成为高原霸主后,松赞干布将目光投向了东方。

唐太宗在位时,以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处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他有一句名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对于仇视敌对的部族,唐军虽远必诛,用攻伐使其臣属,而对于友好相处的各族,唐朝多进行羁縻、安抚,有时候,和亲也是一种方法,如突厥、吐谷浑都迎娶过唐朝的公主。

但是,唐太宗对和亲的对象比较挑剔。有一次,西突厥派人请求和亲,唐太宗以其部族内乱为由拒绝,说:“汝国方乱,君臣未定,何得言婚。”

贞观八年,松赞干布第一次求婚时,纵使他的使节将其敬仰之情表达得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唐太宗也表示拒绝。唐太宗像极了现在相亲市场上难搞定的老丈人,在他看来,松赞干布来路不明,无异于骑着摩托满街跑的“黄毛”。

一心想要做女婿的松赞干布,只好采取极端手段,在唐太宗面前刷一刷存在感。

吐蕃被拒婚的4年后,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松赞干布继续推行武力扩张政策,将触手伸向位于吐谷浑盘踞的青海地区。

此时,吐谷浑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而吐蕃“蚕食他国,土宇广大,胜兵数十万”。于是,吐蕃此次用兵十分顺利,在青海大败势力衰落的吐谷浑,“尽取其赀畜”,随后又转向东南,接连击败党项、白兰诸羌。

八月,松赞干布率领20万大军入寇唐朝西南边城松州(今四川松潘县),在甘松岭一带与唐军对峙。眼看吐蕃来势汹汹,此前归附唐朝的部分羌人豪酋带着部众投降了吐蕃。

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认为,松赞干布之所以和唐朝撕破脸,是为了报复此前被拒婚之事。行军时,松赞干布对左右说:“公主不至,我且深入。”然而,唐太宗可不是吃素的。听闻吐蕃大军压境,唐太宗立即派侯君集、执失思力、牛进达、刘兰率领步骑5万,分四路驰援松州。

猛将牛进达一马当先,率领先锋部队抵达松州城下。九月,牛进达率军对吐蕃军营发动夜袭,一战杀敌千余人。

经过短暂交锋,吐蕃人打不过就跑,松赞干布得知唐朝大军已至,遂下令退兵。此前,吐蕃内部已经出现了反战的声音,吐蕃大臣反对松赞干布的军事扩张政策,“谏不听而自缢者凡八辈”。

于是,松州之战后,松赞干布不得不向唐朝求和,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请罪,并再次请求迎娶公主。唐太宗同意停战,也记住了松赞干布这个名字。

贞观十四年(640年)十月,松赞干布派“大论”(即宰相)禄东赞为“定婚使”,携带五千两金和数百件珍宝为聘礼,来到长安朝见唐太宗。这是松赞干布第二次向唐朝请婚。

为了促成婚事,禄东赞自愿留在长安当人质,表明吐蕃请婚的诚意。唐太宗一看这个吐蕃人很有才干,就给他封了个右卫大将军的职衔。

唐太宗十分赏识禄东赞,想把琅邪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嫁给他。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