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突然陷入中年危机时,该如何自处?前不久,央视新闻报道了一个人物,他叫谭家志。39岁那年,他和妻子双双失业,妻子又患上了乳腺癌。家里有四位老人需要赡养,两个孩子正在上小学。每月他们还需支付5000元的房贷,3400元的自付社保费用……所有的压力,都堆在他一个人身上。
这一刻,“中年危机”这四个字,显得尤为具象化。理想中的中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一切都趋于稳定。然而后来发现,越是到了中年,生活越是危机四伏。
梁实秋在中年时曾写过一句话: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几乎每天都在失去一些东西。健康、工作、亲人……这些曾经看似坚固的东西,在中年时期都变得岌岌可危。这个42岁失业男人的经历,给所有人敲响警钟:中年人的第一课,就是要做好失去一切的准备。
做好失去工作的准备
在被优化之前,谭家志在一家头部广告公司工作了17年。他的工作是从上百万个广告位中,挑出100个位置,为客户定制广告投放方案。39岁的他从最初的基层岗位,一步步做到主管、部门经理、区域总监,月入两万多。他曾以为只要把自己的职责做好,工作就很稳定。但他没想到,他与同事竞争,与同行竞争,最后输给的,是公司研发的一套客服系统。
在被公司优化之后,更让谭家志绝望的是:他发现自己干了17年的工作,在市场上没有任何竞争力。他没有销售技巧,没有客户资源。这么多年他其实就是一颗螺丝钉。他投出几百份简历,目标薪资也一降再降。但39岁的年纪,还没有核心竞争力,简历根本不会有回音。
失业,对于中年人来说就是最沉重的打击,因为你的背后是一整个家庭。看着70岁的老父亲还要来帮忙照顾孩子,用退休金帮他还房贷。那一刻他非常后悔,如果以前能多学一点,没有在安逸的岗位上消磨时光,或许就不会走到如今的境地。
他的故事给很多人提了个醒。有多少人,正沉醉于当下的安逸,对潜在的危机视而不见?有多少人,天真地以为只要在内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能高枕无忧?然而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根本没有绝对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