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100多块钱,解决了我妈十年的精神内耗
花100多块钱,解决了一件“大事”
“跟你爸爸一辈子,用凉水洗了半辈子的碗”这句话,我妈念叨了十年。她总是抱怨热水器安在那么远的地方,洗碗还得放一盆凉水才能流出热水,她又舍不得倒掉凉水。每次碗都洗完了,才开始来热水。
我跟她说了很多次,这个问题有一百种解决办法,但是她总是说:“你爸爸说这样挺好,别人家都这样。”
两个人,一个觉得麻烦,一个觉得无所谓,结果就是问题悬而未决,情绪在我妈心里翻江倒海。我实在忍不了了,从网上下单买了一个小厨宝,一百多块钱,打开就有热水。下单、安装、调试,总共耗时不到一小时。
等水龙头里第一次冒出热水时,我妈站在一旁看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跟着你爸这么多年,最后还是闺女让我用上了热水。”我说:“你又不是没有钱,也不是没有手,更不是没有嘴,这点问题还用得着念叨十年。”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很多人“委屈”不仅仅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她们习惯了把注意力放在情绪上,却从未想过主动解决问题。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无数烦恼,常常陷入情绪的内耗,却忽略了真正让生活变好的途径——行动。
精神内耗的日常,是一种“情绪斗争”
我妈的热水器问题并不是孤例,它只是无数家庭里“情绪斗争”的一个缩影。
她抱怨的重点,从来不是热水器本身。她从不主动想办法解决,而是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你爸从来不上心”这类话题上。这种“内耗”看起来像是情绪的宣泄,但其实是一种长期积累的“情绪斗争”。
这种情绪斗争有一个特点:它并不试图改变现状,而是试图寻找一个“责任归属”。比如,热水器的问题,到底该谁负责?是当初装修时没规划好,还是我爸不愿花钱重新调整?
这种指责是没有尽头的,因为没有人愿意背这个“锅”。可是,生活并不会因为找到了责任人而变得更好。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