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信(外一篇)
作者 陶沙岸
发表于 2025年4月

教导主任冯广发来电话,唐升在父亲的橘园忙着装袋。

挂断电话,唐升依然不慌不忙,灌袋、锁口、搬上平板车,一袋又一袋。父亲说少装点,多跑两趟便是,急甚。唐升回道,学校有事,拉完这车得走。

让你不要牵挂家里,这点活我和你妈做得来,半年前,你从冇插过手,我们不也过得蛮好。父亲要拨开唐升捏车把的手,你去,我来。唐升不松手,不靠这一会儿。父亲绕到车尾,那你快些拉着走,也不容唐升分说,顾自低了头,半推半扶地跟车走起。回家吃夜饭啊!母亲在橘林深处喊话,声音穿过枝叶透出来。唐升回头,柑橘的馨香蜂拥而至,心底的笑不由漫上来,好。

冯广发挡在唐升进校园的必经之路,离学校足有数百米远。

校长,我得向您坦白一件事。唐升骑在摩托车上,盯着冯广发混沌的表情,满脸疑惑。半个多月前,背着您,我们学校的十名老师联名向县局写了一封信。冯广发忽地有点不好意思,一封表扬信,也可以说是请愿信吧。我看您在湖滨小学工作一十二年,年年先进,还是全县十佳校长。您跟嫂子一个镇上,一个村里,两头跑了十多年,您打那么多次报告请调镇上的中心小学,泥牛入海。大家气不过,鸣不平。唐升的眼光抛向学校,组织有组织的考虑。冯广发叉开腿,拦在摩托车前。校长,您知道,中心小学王校长下个月退休,是机会。我们推举您调往镇中心小学任校长,资历、能力、德行,您哪点不配?

天真。唐升苦笑着摇摇头,绕开冯广发径直驰往湖滨小学大门。

县教体局一高一矮两个领导跟唐升在会议室见面,相互简单做了介绍。高个子领导说是由下而上,先谈完教职工,再与校长交换意见。临出门,他问唐升上午去干啥了?回老家收柑橘。唐升脱口而出。远吗?高个子定定地看着唐升,问。就是镇边上的鹿角村,七八里地。唐升迎着探究的目光。

在学校食堂午饭后,县局领导不休息,一个个老师连轴谈话。尚未轮到教导主任,冯广发莫名着急,悄然拉上谈完话的张老师。张老师左顾右盼,期期艾艾地开口:局领导宣布了纪律,谈话内容保密,不得对外泄露,否则要追责。反正,他们这次不是来总结唐校长的先进事迹。

一见面,带队的高个子领导介绍自己是派驻教体局的纪检组副组长,领导临时安排的工作,局里未提前发通知。唐升知道他们主打猝不及防,哪会预通知?可他很淡定,甚至有点小期待,如同看见锈蚀十多年的齿轮终于松动。管他呢,与其一潭死水,倒不如起点波澜。半下午,桌上的手机嘀了一声,唐升瞟一眼,继续改完手头的作业。是冯广发的信息:情况有变,需冷静应对。唐升抬头望向窗外,神态平和。两棵高大的银杏树立在操场边,那是十二年前唐升栽下的。现在,它们每一片叶子都变得金黄,开始三三两两在风里飘落。

太阳快落山,唐升进了会议室。副组长坐在平常本属于他的专座上,招手让他坐到对面。副组长不动声色地说,这次来主要是核实一封举报信反映的问题。稍事停顿,副组长并没有询问他任何问题,笑着说老师们对他这个校长反映挺不错,不愧是全县十佳校长。唐升淡然一笑,仰仗大家看得起。收尾,副组长轻描淡写地问冯广发这人如何?唐升回道,不错啊,要不是我一直占着这位子,他早该做校长了。

冯广发硬是让唐升推着摩托走了三四百米才收住脚。唐升说自己绝对相信他,可他依旧一路絮絮叨叨解释,还从口袋掏出草稿,指指点点。您看看,就是表扬信,我们呼吁应该提拔重用您这样的十佳校长。起先,我们还猜测县局今天是来考察您,满以为表扬信起作用了。谁知来人居然是纪检干部,莫名其妙,难道我们好心办坏事了?他们反复问您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问您是不是经常回老家,是不是让学生去帮家里干农活。不就是这学期五六年级的学生去您老家果园搞了两次研学活动吗?他们居然都了如指掌!

沉寂一个月后,县局终于又来人了。这次来的是县教体局纪检组组长带队的调查组,一行四人,其中两人是会计。与上次一样,事先没有任何消息。

本文刊登于《北京文学》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