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把小泥巴玩出大花样
作者 王雨荷
发表于 2025年4月

与泥巴、面团为伴的孩童期

高杰出生于1968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泥巴是孩子们为数不多的玩具。与大多数孩童一样,高杰幼时总是与三两好友为伴,蹲在院中,捏着泥巴,一玩就是一下午。谈到泥塑启蒙,高杰告诉记者他的启蒙老师是姥姥,姥姥是村子里的全能人物,剪纸、面塑、刺绣样样精通。姥姥常常用面团捏出各种小动物,那些栩栩如生的小玩意儿让高杰对塑造有了最初的热爱。每当面团在手中变幻出不同的形状,高杰都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快乐和满足。那时的他,虽然不懂得什么是艺术,但那份对塑造的痴迷和热爱却在其幼小的心灵中悄悄萌芽。正是这段无忧无虑、与泥巴和面团为伴的时光,为高杰日后走上泥塑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艺术结缘的青年期

高杰16岁开始学习绘画,在那个懵懂与激情并存的年龄,他潜心研究各种绘画技巧,从静物到风景,每一幅画作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热情。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高杰通过翻阅画册和书籍以及虚心向人求教,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绘画不仅拓宽了他的艺术视野,更激发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创造的渴望。这段时期的努力与积累,为高杰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

高杰把绘画中的技巧融入泥塑中,创作出了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作品,其中有卖糖葫芦的商贩、唱山歌的老汉、从田地归来的农民等,这些作品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气息,不仅展示了高杰精湛的技艺,更体现了他对生活和人物的深刻洞察。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