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咳嗽,当心迷走神经病
作者 鲜印
发表于 2025年4月

咳嗽是耳鼻喉科及呼吸内科门诊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适度的咳嗽对身体有保护作用,有助于排除气管内的分泌物,防止感染和异物进入肺部。然而,持续存在的剧烈咳嗽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漏尿、肋骨骨折或晕厥等并发症。

在基层医疗中,医生经常遇到以反复干咳为唯一症状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初步检查通常集中在排除常见的病因,如感染、哮喘、过敏和胃食管反流病等。当这些常见病因被排除后,医生应考虑较少见但重要的病因,其中包括迷走神经病。迷走神经病是一种由于迷走神经受损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可能导致顽固性干咳。

迷走神经在咳嗽中的作用

迷走神经是第十对脑神经,具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在咳嗽过程中,迷走神经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咳嗽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它们会通过迷走神经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延髓的咳嗽中枢。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咳嗽中枢,还扩散到上脑干和脑桥等区域,这些区域与咳嗽中枢协同作用,调节和控制咳嗽的发生和模式。例如,上脑干和脑桥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协调,抑制不必要的咳嗽反射,确保咳嗽的适时和适度。传出信号通过迷走神经、膈神经和脊髓运动神经,最终到达膈肌、腹壁肌肉及其他相关肌肉群,促使这些肌肉收缩,从而产生咳嗽。如果迷走神经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异常的咳嗽反应,例如顽固性干咳。

迷走神经病的病因

由于迷走神经纤维广泛分布在咽喉、气管及胃肠道,迷走神经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因此临床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包括吞咽困难、声带麻痹及胸腹腔内副交感神经张力的变化等。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