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间视角下构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
创意的萌芽
自古以来,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但现代城市中的孩子却逐渐与大自然疏离。作为自然科学教师,我无意间观察到学生们对虚拟游戏中的植物充满热情,却对真实世界的自然生态缺乏兴趣。经过深思熟虑,我构思了一个创新方案——打造一个名为“自然触碰角”的平台。在学校的鼎力支持下,利用校园科技节的机会将其实现。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自然触碰角”的价值远不止于观察,它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园地。
创意实施:构建校园“自然触碰角”
儿童对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校园内,我们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天地——“自然触碰角”。爱鸟周活动中,孩子们亲手触摸蚕蜕、鸟窝等自然物,聆听自然笔记专家的故事,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自然的热爱。
打造多功能博物空间
“自然触碰角”分为植物、动物、水生和种植四大区。经过完善,现已收集到数百种自然物,可展示多样物种,促进科学属性互动。“自然触碰角”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深化了他们对科学的认知,现已成为开放学习空间,孩子们在此接触自然,实践学习,享受探究带来的成长。
打造“自然触碰创客坊”
随着“自然触碰角”的成熟,学生们的探索欲望愈发强烈,为满足这一需求,学校打造了“自然触碰创客坊”,融合STEA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理念,创造了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学习空间。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