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上也能“长肉”?科学家用具有天然仿生微结构的植物支架培育人造肉
发表于 2025年4月

人造肉是一种利用组织工程技术而非传统养殖方式培育的“肉”,尽管发展前景良好,但其较高的规模化生产成本不可忽视。

近期,清华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团队合作,提出了人造肉生物支架材料的“绿色”设计思路,他们利用便捷的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蔬菜,实现了对天然植物材料的高附加值改造。

该方法不仅提升了人造肉的仿生程度,还在降低生物材料成本和增强材料贴附细胞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审稿人对该研究评价称:“有趣的是,作者研究了多种用于培养肉的植物,发现对植物进行脱细胞化处理并非必要。如果植物能以原始形态使用,这将大大节省加工时间和成本。”

日前,相关论文以《在具有仿生硬度和微图案的高压灭菌蔬菜上培育肉类》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清华大学杜亚楠教授担任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刘烨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

人造肉的制造需要生物支架材料,而获取这些生物材料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材料合成,另一种则是利用天然材料。

在人造肉生产中,植物材料是备受青睐的选择。目前,人们普遍采用脱细胞处理的方法来获取植物支架材料,尽管许多研究都采用了这种方法,但其贴附动物细胞的能力存在局限:传统的脱细胞方法通常只保留了植物的纤维素骨架,而丢失了植物中有益细胞贴附的天然酰胺基团。

为克服这一局限,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将植物材料直接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由于细胞培养需要无菌环境,高压灭菌锅几乎是每个生物实验室的标配,通常在科学实验中用于灭菌。

本文刊登于《海外星云》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