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自有节奏:一位父亲的温情陪伴
儿子读初一,作业明显多起来,晚上经常写到10点多,甚至11点多。当然会有睡眠不足的问题,为了省出更多时间,我们就在学校旁边租了一套房子。
儿子学习成绩一般。全班64人,他期中考试成绩排44名,全年级近千名学生,他排名差不多在400名。不过我和他妈妈并不是很着急,也不太焦虑。相比成绩,我更关心的是他的综合成长、身心健康。更何况,我上初中时,学习也不怎么样。
在相当程度上,我对孩子的耐心,来自对自己以前读书经历的反思。我小学时成绩比较好,但是整个初中3年,都没有找到读书的节奏,是稀里糊涂度过的,以致初中毕业时,英语只考了37.5分,连冠词有哪些都说不清。为此,我没少挨父亲责骂。
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我对自己说,我小时候没有让父亲省心,现在也要接受自己的孩子不让自己省心。与此同时,因为不赞同父亲曾经的做法,我现在要改弦更张,接纳孩子,包括他的种种不如意,从情感和精神上给予他充分的支持。
儿子的成绩一般,但是能看出来他努力了,相比小学时也明显自觉很多。也就是说,他在成长,虽然还有点慢。慢,那就让我们一起陪着他慢慢长大,或许这样能长得结实一些,稳靠一些。
国庆节后的一个周日晚上,与儿子一起出去买东西,回来时经过他们学校门口,我问他:“喜欢上学不?”
“说实话,不喜欢。”
“为什么?上学有那么多同学,有一起玩的伙伴,不好吗?”
“有同学当然好,但是作业太多了。”
我没说什么,不仅表示理解,甚至有几分难过。国庆假期放假7天,学校布置了12套试卷,据说去年国庆假期的作业是17套试卷。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