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宛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电影市场,票房一路“狂飙”。影片里,哪吒那极具辨识度的“小烟嗓”,让观众津津乐道。可谁能想到,赋予这个角色独特声线的,竟是一位大学老师。
校园启梦,
叩响配音世界的大门
高中时期,校园广播站成了吕艳婷的“秘密基地”。每天天还没亮,她就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收集新鲜的校园资讯。为了写好一篇运动会的新闻稿,她不仅去采访参赛选手,还在一旁观察选手们的训练日常,记录下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瞬间。
回到广播站,她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模仿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有一次为了模仿一位老教师的声音,她压低嗓子,操着一口“老学究”的腔调,结果把路过的同学吓了一跳,以为真的是那位老师在说话。“第一次在广播里听到自己的声音,那种新奇与兴奋,至今都难以忘怀,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回忆起那段时光,吕艳婷满是怀念。
2003年,吕艳婷在父亲的建议下,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在理工科氛围浓厚的校园里,她凭借独特的嗓音在社团活动中崭露头角。一次,学校要制作宣传短片,负责配音的同学临时有事,吕艳婷毛遂自荐。为了配好片中一段介绍科研成果的旁白,她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科研背后的故事,最后凭借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把那些晦涩的科研术语变得生动有趣,让大家对学校的科研成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那以后,她开始接触更多配音工作,从学校的宣传短片到简单的动画配音,每一次尝试都让她对声音的运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科毕业后,吕艳婷确定自己对工科没有兴趣,跨专业报考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攻读播音主持硕士。“那段时间,我沉浸在专业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提升自己,为日后的配音和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吕艳婷说。
毕业后,她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大学老师。2015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她的职业轨迹。她的一名学生参与动画电影配音,邀请她去录音棚参观。当时,现场有个角色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声音,导演得知吕艳婷是播音老师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请她试音。毫无准备的她,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走进录音棚。她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状态,凭借多年积累的专业素养,即兴为角色配音。没想到,声音一出来,就惊艳了众人,从此她就“半正式”地踏入配音行业。
有一次,吕艳婷接到一个小丫鬟的角色,虽然只有寥寥几句台词,但为了配好这个角色,她专门去看了很多古装剧,观察丫鬟在不同场景下的神态和语气。配音时,她把自己想象成那个机灵的小丫鬟,声音清脆又带着点俏皮,成功地让这个小角色立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