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是韩鹏创业卖烧饼的第1460天,他一如既往穿着围裙、戴着口罩在忙活,直到小伙伴们拿着手机走到他身边笑着说:“老板,快看,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你了。”
“泼天的流量”自然带来利好,合作、洽谈、采访邀约接连不断,韩鹏的两部手机“忙”个不停,电话、信息一个接一个。他还得在3家店铺来回奔波,巡查店铺运营情况、复盘每天的得失、打扫店铺卫生,熬夜加班已成常态,最忙的一天他工作到凌晨5点多。
面对流量,韩鹏头脑冷静,拒绝了一些急功近利挣“快钱”的建议。他认为,用心把面揉好,把每一个烧饼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入伍,重塑自己
2000年,韩鹏出生在淮安洪泽区一个名叫三河的小镇上,自小,父母就在外打拼,无暇照料他和哥哥,兄弟俩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记忆中,爷爷奶奶曾在公路边开了一家小饭店,为过往的大货车司机供应餐食。爷爷奶奶起早贪黑,韩鹏在课余时间会到饭店里帮忙。
初中毕业,韩鹏本可以上高中,但由于叛逆、贪玩,他选择去中专学校读书,后来又转到另一所中专学校。他觉得不能再浑浑噩噩混日子了,得收收心学点东西。他开始看书、学电脑制图技术,还参加了一些技能比赛。每天下午下课后,他便去健身,或去校外做兼职。
他在快餐店、火锅店、西餐店都待过,发现餐饮行业入行门槛看似不高,但隐形门槛很高,需要进行系统化、模式化的管理。他在西餐店里学会了咖啡拉花、打奶泡、烤制香蒜面包和可颂面包,为客人送餐时,能通过铁板的温度判断牛排的成熟度。
尽管学了一些技术,韩鹏对未来的定位仍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家人给他规划好了路径:找一份工作,在淮安买一套房子、一辆车,然后结婚成家,日子一天天往下过就行了。他的伯父考虑过把大货车转手给他,让他去跑运输。
韩鹏不愿意过这种被定义的生活,他想掌控自己的人生。2018年,他报名参军。
两年的军旅生涯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韩鹏。
在部队里,不管是训练、拉练还是参加比武,他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