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的舆论监督在保障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促进政府工作透明履职、推动矛盾化解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升媒体权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媒介技术革新与舆论生态演变的新挑战,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栏目坚守主流价值,十年如一日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建设性舆论监督推动治理效能提升,为媒体深度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开辟了新路径。
一、紧扣中心大局,在服务战略部署中彰显媒体担当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主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其核心价值在于深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服务于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要求媒体必须超越简单的“曝光”层面,深刻理解其在政策议程设置、政策执行推动和治理效能提升中的独特角色。《今日聚焦》栏目的十多年实践,正是这一理论认知的生动体现。
1.立足政策议程设置,精准锚定治理焦点。媒体是重要的“议程建构者”,通过议题选择影响公众和决策者对问题的关注度和优先级排序。在治理语境下,媒体需要敏锐捕捉政策执行中的难点,并将其转化为公共议程焦点,助推问题解决。
《今日聚焦》栏目自2014年创办之初,便精准锚定浙江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2013年初,浙江省启动“三改一拆”三年行动,至年底成效显著却遭遇基层畏难情绪的阻扰。时任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批示创办《今日聚焦》,通过集中曝光典型案例,有力破除懈怠思想,推动攻坚行动向纵深发展。
2.赋能政策执行闭环,构建监督落实机制。建设性舆论监督的核心在于“建设性”,即不仅揭示问题,还要推动问题解决,形成政策执行的闭环,成为政策执行链条的有力补充。
十年多来,《今日聚焦》栏目始终与全省重点工作部署同频共振—从“三改一拆”到“五水共治”“平安浙江”,从“最多跑一次”到“数字化改革”“三个一号工程”,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闭环监督机制,确保了监督的实效性,将媒体的影响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推动力。
3.融入协同治理网络,提升省域治理整体效能。媒体作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应成为连接党政部门、公众、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桥梁和纽带,通过信息沟通、意见整合、压力传导,促进跨部门协同,提升治理的整体效果。
《今日聚焦》以建设性舆论监督为着力点,围绕创新驱动、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等关键领域,通过实地调查、深度报道,促使多部门协同响应、联合施策,助力政策落地生根,推动基层治理难题的解决。栏目的监督视角始终服务于省域治理现代化全局,彰显了主流媒体的核心价值与责任担当,成为省域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舆论力量。
二、预警风险隐患:在防范化解矛盾中筑牢安全屏障
信息时代的社会风险呈现复杂化、隐蔽化特征。媒体机构依托敏锐的洞察力与广泛的信息触角,成为社会预警体系的关键环节。新闻舆论监督凭借其敏锐触角与广泛信源,能够及早识别隐患、研判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关键预警,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吹哨人”。这种前瞻性风险识别与评估能力,有助于矛盾和风险化解在基层、处置在源头。
1.聚焦安全生产:深挖隐患根源,推动源头治理。媒体在信息整合分析中具备独特预警优势,对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风险预判,为政府精准决策以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有力依据。作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工具,新闻舆论监督的预警功能以其专业性与科学性,显著增强了政府应对复杂风险环境的能力,对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今日聚焦》依托省委、省政府阶段性重点工作、群众提供的线索、记者调查以及职能部门协作,构建了高效的风险识别机制。针对电焊作业频频引发重大火灾事故的问题,栏目记者历时一年辗转多省走访调查,揭露了电焊资格证书考试中存在的弄虚作假、舞弊交易的黑幕,相关报道播出后,省安委会立即展开专项整治,并上报国务院安委会,进行风险预警,直接推动全国性专项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