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新闻媒体是传播信息、展现中华文化、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媒体机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深化融合发展。“玉渊谭天”是下属的融媒体账号,在2019年3月22日、2019年3月23日、2021年11月,先后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以及抖音账号,形成了具有联动性的媒体矩阵。“玉渊谭天”秉持着“用简单的逻辑看复杂世界”的理念,通过创新实践为社会大众带来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跟随世界发展变化的政治经济新闻,成为新媒体时代融合发展的典范,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一“玉渊谭天”精准定位受众需求,立体构建 新闻传播矩阵
“玉渊谭天”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精准定位内容、紧跟热点发展、打造“新闻 + 观点 + 服务”综合性产品的创新实践来贴近社会大众和传递主流价值。
1.问答叙事深化创新报道主题。“玉渊谭天”在内容上不仅向大众展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展现了我国对国际社会事件的解读、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改变。例如,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三年:三问三答》利用发问、回答的形式,全面回顾并解读了三年新冠疫情中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为什么严防三年、付出的经济代价是否值得、三年抗疫是为了什么”三个问题,清晰地呈示了我国抗疫所取得的成就,展现了“以经济换时间”“以经济保平安”的防疫路径,体现了“保住了人,同样也保住了生产力”的核心观点。将重大政策解读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叙事逻辑,构建官方话语与民间认知的衔接通道。
2.细分主题精准定位受众需求。分众传播理论认为,受众不是一个笼统整体,而是根据不同特征划分成不同细分群体的集合。对主流价值进行精准的二次定位有助于媒体在创新中重新占领信息“高地”。“玉渊谭天”紧扣国家需求,在传播主流价值的大方向下进行了精准内容定位,即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命题,从认知角度塑造中国“和平”“发展”“绿色”等理念的世界表达。截至2024年底,“玉渊谭天”发布了各类媒体信息700余条,涵盖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信息类型,内容涉及经济、人文、国际关系,以及军事、文化、社会活动等,并在各领域进行了主流价值观的积极引导。在经济发展方面,“玉渊谭天”共发布了132篇报道,如《如期预期周期:三个词看中国经济》《细节披露:中美金融工作组在上海重点谈了什么》等内容,始终展现着中华文化、中国力量,展现着中国创新经济发展的社会变化,实现垂直领域深度渗透。
3.持续追踪沉浸报道热点新闻。主流媒体能起到引导主流价值、主流文化以及文化舆论的作用,最重要的因素是其优质内容。高质量、原创性、专业性的内容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得受众的认可,备受广大网民的关注与讨论。除此之外,注意力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指出:“热点事件天然具有吸引受众注意力的特点,媒体紧跟热点视角进行报道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而沉浸式报道通过独特、持续的新闻视角和大量写实的新闻内容,能够让受众身临其境、直击现场,使媒体在注意力竞争中占据优势。”“玉渊谭天”紧跟时事热点潮流,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发布经过严谨核查的新闻信息,尤其注重追踪热点事件的发展动态;同时注重新闻内容的吸引力,聚焦公众关注的争议性议题,运用生动的语言和悬念手法吸引受众,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沉浸式新闻阅读体验。
4.紧抓服务贴近受众信息需求。受众会根据自已的需求和动机来选择传播内容,以满足自己的特定需求。就新闻媒体而言,提供更丰富的观点与服务能够在满足用户需求上提供更多可能。广播电视媒体必须传递主流价值并通过独到且精准的表达内容服务社会大众。在新闻方面,“玉渊谭天”建立了高效的新闻采集网络,确保能快速获取各类热点新闻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