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新媒体运营” 课程差异化教学探析
作者 程曦 何越 鞠茜
发表于 2025年8月

人工智能已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大规模探索性应用,在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显著成效是推动了差异化教学的发展。差异化教学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所有学生实现最优发展。虽然目前的高校教育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差异化教学,但由于受到时间和资源配比的限制,较难做到全面面向个体的差异化教学,因而全面推进差异化教学的实施也成了教育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规模收集用户行为数据,建立用户画像并为其推荐合适的内容,这为实现全面的个体化差异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人工智能 + 教育”相关政策与研究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人工智能 + 教育”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教育,利用人工智能协作环境和智能辅导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来改善学习,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数字能力发展。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强调“人工智能 + 教育”的发展。例如,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现教学创新,建立‘人工智能 +X ’的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

国外“人工智能 + 教育”研究热点聚焦在教育4.0、智能虚拟现实、智能教学机器人等领域。我国有关“人工智能 + 教育”研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渐入佳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曹培杰认为“人工智能 + 教育”关键在于推动“工业化教育”向“智能型教育”转变。黄荣怀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 + 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改变学习、赋能教学以及优化管理。此外,人工智能教学产品设计也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之一。例如,基于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情景化空间,可促进学生对课堂理论的吸收;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统筹构建智能教育大数据自动巡航体系,可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指出,“自适应系统和个性化”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四大应用领域之一,使得教师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差异调整课程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能力与教学资源更加匹配与适应。为此,笔者选择以差异化教学需求较高的“新媒体运营”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开辟差异化教学的路径。

二、“新媒体运营”课程的基本特征

“新媒体运营”主要是传授利用基于数字互联网技术的新兴媒体来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营销的系统性运营手段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它有三个基本特征。

1.个性化。“新媒体运营”与其他课程较为显著的区别是需要学生在新媒体账号或平台上进行实际操作,从而获得不同程度的运营经验。学生前期所积累的运营经验差异可能表现在不同运营环节中的积累程度,也可能表现在不同账号类型的使用程度,因而前期每位同学的学习基础存在较强的个性化特征,较难通过统一标尺来进行衡量。

2.开放性。不断迭代的媒体平台和市场环境,使得“新媒体运营”的课程教学具有高度开放性。为此,课程内容需要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容纳新概念、新模式、新业态。2023年被誉为AIGC元年,当下AIGC已快速抢占新媒体内容运营的各个板块,因而在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中需要融入AI生产内容。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