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消费推荐系统研究
作者 程远
发表于 2025年8月

【关键词】人工智能;个性化消费推荐系统;推荐算法;用户画像;数据隐私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大量的产品和服务中,如何准确地寻找到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对于提升顾客的购买体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因此,本项目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多源数据,采用先进的计算方法和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针对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推荐方法。这将极大地提升顾客购物的便捷性和满意度,提高企业的转换效率和销量,对推动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个性化消费推荐系统的重要性

(一)增强用户体验

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需要消费者从众多的产品中进行挑选,耗时耗力,效率低下。个性化的消费推荐系统能够基于用户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特征,为用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商品,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1]。例如,对于频繁地采购运动器材的使用者,该系统会将新款运动鞋、运动服装、健身器材等产品推荐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快速地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提升他们的购物体验和方便程度,增强他们对电子商务平台的忠诚。

(二)增加商家的商机

通过对产品的个性化推荐,企业可以将产品精准地推送给有潜力的顾客,进而提高企业的营销效率。研究结果显示,与随机推荐、热点推荐相比,个性化推荐能够获得较高的点击率和成交率。本系统可以发掘出顾客的潜在消费需要,将以前忽略的商品推荐给顾客,带来新的商业机会。例如,一家家装店铺可以通过个性化推荐,向有一定风格偏好的消费者推荐某些小众但品质高的家居配饰,从而提升其销量,为企业创造附加收益[2]。

(三)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个性化消费推荐系统能够帮助消费者找到满足自身需求的优质产品,促使商家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推动市场向多元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这不仅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还能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个性化消费推荐系统中的应用原理

(一)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个性化消费推荐系统的高效运作离不开大量的数据。系统会收集用户的各种行为,如浏览、搜索、购买、评论记录等;同时也会收集用户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地理位置等。由于数据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在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先对数据进行清理,剔除重复、错误及缺失的数据;再进行数据变换,实现了对各种数据的统一转化,便于分析;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各个维度之间的可比性。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是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的基础[3]。

(二)用户画像的建立

用户特征包含了许多信息,如兴趣、喜好、消费行为、购买能力等。例如,用户对于电子产品、流行服饰、家庭用品等各种产品,可以通过用户的浏览和购买历史来判断用户是否对其有兴趣;通过对所购商品的价格区间及购买频率的分析,可以推测出顾客的购物意愿与消费行为。用户特征并非固定不变,它会随着用户的行为而不断变化,从而保证该系统始终能准确反映出用户当前的需求与偏好[4]。

(三)推荐算法选择与应用

1.协同过滤算法

在个性化推荐系统中,协同过滤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算法。该算法以用户间的相似度为基础,假设具有相似行为偏好的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具有相似的特征。协同过滤算法主要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通过计算用户间的相似性,找出具有相似兴趣的用户群,并向目标用户推荐相似的产品。例如,用户甲与用户乙经常购买同一品牌的咖啡、书,且所购图书种类相似,则当甲购买新书时,系统可能向用户乙推荐该图书。基于商品的协同过滤算法通过计算商品间的相似性,从目标用户曾经购买或浏览过的商品中寻找到与其相似的商品,向用户推荐类似商品。协同过滤算法具有无需复杂特征提取与建模、可快速高效发现用户潜在兴趣等优点,但存在数据稀疏和冷启动等问题,在用户或项目数据少的情况下,影响推荐效果[5]。

本文刊登于《消费电子》2025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