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厂水泵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测与故障预警技术
作者 黄军
发表于 2025年8月

【关键词】水电厂;深井泵;智能监测;故障预警;边缘计算

引言

伴随水电厂规模持续扩大,辅助设备的稳定运行成为保障电站安全与效率的关键要素,深井泵作为排水系统的核心装置,其运行工况复杂多变,潜在故障隐患隐蔽性强且难以及时察觉。传统监测方式因响应迟缓、维护成本高昂等弊端,已无法适配智能化管理的发展需求。借助智能传感器、无线通信及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构建具备实时感知、动态研判与故障预警功能的智能监测系统,为提升水泵运行可靠性、革新运维模式开辟新方向,推动水电厂运维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1]。

一、水电厂深井泵运行概述

(一)深井泵运行系统结构与功能

水电厂深井泵作为排水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及时排出厂房渗漏、设备检修积水及大坝的渗漏水。排水系统按功能可分为检修排水、渗漏排水和大坝排水三类,检修排水系统用于机组停运检修时排空机组蜗壳和尾水管积水;渗漏排水系统处理厂房日常运行中的渗漏水;大坝排水系统则确保大坝内部排水顺畅,保障坝体结构稳定。各排水系统一般配备两台深井泵,一用一备,以便在工作泵故障或负荷过高时,备用泵能迅速启动,维持排水系统持续运转。深井泵借助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运行管理,通过监测集水井水位实现自动启停。当水位触及预设上限时,工作泵自动启动;若水位持续上升或工作泵出现故障,备用泵即刻投入运行,避免排水中断[2]。

(二)深井泵运行状态参数

确保深井泵稳定高效运转,实时监测关键运行参数不可或缺。水位监测作为核心指标,借助高精度液位传感器实时采集集水井水位数据,保障水泵依预设逻辑精准启停,有效规避水泵空转与水淹厂房事故风险。电机运行状况监测涵盖电流、电压、温度及振动等多个维度,其中,电流电压变化直观反映负载波动;温度监测及时预警过热隐患;振动分析则可诊断轴承和转子的异常,从而全方位把控电机的健康状态。此外,出口阀门与排水管道系统的监测同样是保障深井泵正常运行的关键,阀门启闭状态直接关乎排水效率,而管道泄漏、堵塞或压力异常等问题则需要及时监测和处理。

二、深井泵常见故障类型与机理分析

(一)启动失败故障

深井泵运行时,启动失败是较为常见的故障。电源电压过低或者断电是引发启动失败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下启动电流不足,无法带动电机正常运转;电源缺相会让电机难以满足运行条件,致使启动过程无法完成;转子卡住或机械传动系统存在卡阻问题,将直接造成泵体无法启动。此类故障出现时,监控系统一般会发出报警提示,此时需迅速切换到备用泵,同时对电气和机械系统展开排查,保证深井泵恢复正常运行。

(二)无水抽吸故障

深井泵无水抽吸故障多由水位异常、水源匮乏或水路损坏引发。当集水井水位降至泵体工作水位之下时,水泵吸入空气空转,极易因过热损毁;滤网堵塞阻碍进水,致使抽水水量不足;扬水管破裂、接头渗漏则造成大量水量流失,破坏系统供水功能。此类故障不仅降低排水效率,更可能因电机过载引发烧毁风险,因此需强化实时监测,及时处置以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三)电机过热故障

电机过热故障的根源在于负载失衡、散热受阻以及轴承异常。出口阀门未完全开启或管道阻力显著增加,会导致泵体负荷攀升,进而使电机持续超负荷运转,绕组温度急剧上升。散热系统若出现堵塞或冷却效能不佳,同样会造成电机温度失控,而轴承磨损加剧机械摩擦,将进一步推高发热程度。若未能及时察觉并处理电机过热问题,绕组绝缘将加速老化和破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电机整体烧毁。

(四)运行振动异常

深井泵运行时的振动异常,常因叶轮磨损、轴承失效或电机轴形变所致。

本文刊登于《消费电子》2025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