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数智化;工程造价;专创融合;CDIO
引言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数智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向造价领域渗透,驱动造价行业从“劳动型”向“智能型”转型。
在此新形势下,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确立具有数智化行业领域人才需求的教育教学体系,是高等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CDIO工程教育以项目全过程为基础,以“在做中学”为核心,可以解决工程类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专创融合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对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除此之外,校企协同育人是将教育和就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直接对接人才需求和供给。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数智化时代给工程造价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逐渐步入数智化环境,在这个特殊时期,工程造价行业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遭遇了多方压力。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智化技术对工程造价行业的业务流程与管理模式也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推动其逐步向“数据决策”的造价模式转型。罗运宝指出,通过建设贯穿电力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数字化造价赋能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造价管理精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促进传统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和迭代,从而全面提升电力工程造价管控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1]。
住建部印发的《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要求探索信息化在工程造价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工程造价的市场化改革,由此可以看出,行业对数智化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在数智化时代,企业需要的是既具备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又掌握数智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是具备创新能力与实操能力的,能够利用数智化工具进行造价管理,同时能够针对行业发展与企业需求提出创新性的建议,以促进企业数智化转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赵丹丹通过建立“5+6”数智化造价审计平台,助力建筑企业实现造价审计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提高造价审计的准确率与便捷性,加强成本与风险管控[2]。
(二)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改革的紧迫性
面对数智化时代给造价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步伐亟待加快。传统的造价专业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存在很大问题,严重脱离行业发展。
专创融合、校企合作是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适应行业人才发展需求的改革出路。专创融合是指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两者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即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造价专业教育全过程。通过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发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工程造价类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等,让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而校企协同育人是指学校与企业通过合作办学、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培养社会所需的行业人才。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专业人士授课,将实际工程引入学校,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吴宇环等分析了传统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实习实训环节上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相关的认知不足,并构建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信息化与智能化”为培养方向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双创体系等相关措施来培养创新型人才[3]。
二、“专创融合+CDIO”校企实训基地协同育人模式构建
(一)模式设计原则
在数智化时代,工程造价行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工程造价岗位主要侧重于工程量计算、造价编制与审核等基础技能。而如今,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在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岗位对人才的数智化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