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城市路灯智能控制研究
作者 黄新炜
发表于 2025年8月

【关键词】物联网;城市路灯;智能控制

引言

现阶段,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等技术已深入各行业,为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城市路灯可以保证居民夜间生活的安全性与便利性,必须积极应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但部分城市路灯的建设与控制存在功能单一与能源消耗过多等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所以,需要基于物联网技术从智能控制组织架构、定时与时区控制、通信系统与远程监控等途径实现对城市路灯的智能控制,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并提升城市品质。

一、物联网技术与路灯智能控制概述

(一)物联网技术概念

物联网即借助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与传感器等多个信息传感设备对物理世界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智能决策。该技术以通信技术与区块链等技术为重要支撑,同时综合运用了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通过物物相连来实现信息的传输与控制,可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与智慧医疗等多样化场景。

(二)路灯智能控制概念

城市路灯智能控制是通过物联网与通信等多项技术的综合运用来实现对路灯进行智能化管理与精细化控制,其核心包括硬件与软件等不同组建,可以实时检测周围环境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照明强度与时间进行相应调整,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路灯智能控制系统涵盖环境感知模块、服务器与控制器等多个组成部分,以此来实现“一杆多用”,成功升级传统照明控制系统。

二、物联网在城市路灯智能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提高节能增效价值

在城市路灯智能控制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路灯亮度的自动调节,尤其是光照传感器可以自动在深夜时段降低路灯运行功率,同时依托人车流量监测技术做到动态调光,减少路灯运行过程中的整体能耗量。在路灯运行时,如遇阴雨与风沙等恶劣天气则启动自动管理模式,对路灯照度进行适当提升,避免单灯消耗过多能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路灯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既能满足节能降耗要求,又能增强整体环保效果。除此之外,部分城市率先使用光伏储能路灯,在突然断网的情况下可以依托清洁能源的使用来保证主干道路灯的正常照明需求。

(二)有助于革新运维管理模式

物联网技术在城市路灯智能控制中的应用可以借助通信技术优势,通过远程方式对全城路灯进行开关与场景模式切换,也能够根据路灯照明具体需要远程调节路灯亮度,从而提升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在此前提下,物联网技术需要满足路灯电流与电压的实时监测要求,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数据,并且快速并精准定位故障点,及时向管理人员与维修人员推送相应的报警与维护信息,缩短维修与应急处置响应时间[1]。

(三)有助于驱动城市治理升级

在物联网技术支持下,智能控制设备与传感器能够紧密结合,加之对通信模块的应用,可以有效采集多维度数据。技术人员可以将温湿度与噪音等传感器搭载于路灯上,从而借助传感器获得所需数据,再通过通信技术模块上传环境数据,便于城市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判断,同时调取历史能耗等相关数据并生成内容详尽的分析报表,便于相关管理部门结合人流变化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亮度提升方案,从而有效驱动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

三、城市路灯智能控制的需求分析

(一)照明亮度与时间需求

正常来讲,城市布局与区域功能往往存在不同,对路灯的亮度与时间需求也各不相同:经济发展势态良好的中心区域需要延长照明时间或者增强照明亮度,而工业区处于相对偏远的位置,所以可以适当降低照明强度并缩短路灯工作时间;阴雨天气需要提升亮度,所以对动态调光有一定需求,既能满足基础照明需求又能将无效能耗最大限度的减少;主干道与商业区需要保持高亮度,确保行车安全并满足商业活动开展的需要,公园应适应降低亮度;交通高峰时段要全功率运行,平峰时段考虑降低亮度运行功率,兼顾节能与安全;冬季与夏季适当延长或者缩短照明时间,确保与自然光照变化规律相匹配。

本文刊登于《消费电子》2025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