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是个大负担
庞统的名声早就在外了。
昔日刘备拜会水镜先生司马徽,水镜先生就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凤雏,说的就是庞统。
当然了,庞统也不是徒有虚名,赤壁之战时就露了一手。若非曹操中了他的连环计,把所有战船用铁链锁在一起,诸葛亮借来再好的东风也无济于事。连鲁肃都说,“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可见这是不争的事实。
顺便要交代的是,蒋干第二次去见老朋友周瑜。周瑜故意把他安排在西山背后的小庵歇息,拨两个军人服侍,此举只是为了“巧遇”庞统。你看他见到庞统之后,先是说“久闻大名,今何僻居此地”,后又说“以公之才,何往不利?如肯归曹,干当引进”。包括后来庞统到了曹营,分宾主坐定之后,曹操来一句,“操久闻先生大名,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并最终听取了他的连环计。所有这一切,无不得益于庞统的名声。
庞统也十分清楚,自己在江湖上有多么高的威望。这样巨大的名声,给了谁,难免都会嘚瑟。
周瑜死后,东吴急缺跟周郎一样的人才。鲁肃见机,向孙权保举庞统,说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