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送不迎不问
作者 徐徐
发表于 2025年9月

十六岁那年,我背着行囊,第一次离开生养我的村庄,踏上了前往陌生县城求学的旅程。晨光初露,天地微亮,父亲只将我送到门口,然后便扛起锄头走向了田间,他要去下地干活了。

我独自走到镇上的车站,紧紧捂着缝在内衣里的学费,生怕弄丢了。在车站,我遇到了同去县城读高中的同学阿强和他的父亲。

阿强的父亲关切地问我:“你爸呢,怎么没来送你?” 我望着远处被晨雾笼罩的山峦,喉咙像被一团棉花堵住,难过地轻声说道:“他忙。”“忙什么忙,有什么事情能比送孩子上学还重要!”阿强的父亲说。

一路上,阿强的父亲对儿子嘘寒问暖,而我则无人过问,处于孤单寂寞之中。

车到县城后,阿强的姑姑开着小车来接他,她在县教育局工作,而我则叫了一辆三轮车。接下来,从挤在长队里填报名表,到踮脚交学费,抱回沉重的书本、被褥,再到在迷宫般的宿舍楼里寻找自己的床位,我都只能独自完成。汗水浸透了后背,搞得很狼狈,我有些怨恨父亲,怪他没来送我。

初到县城我有些不适应,再加上高中的学习跟初中很不一样,我感到有些孤单,有些想家了。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