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如玉
作者 耿艳菊
发表于 2025年9月

也是这样清和微淡的天气,微淡的清愁,莫名的惆怅,心思敏感又华丽飞扬的青春,喜欢坐在窗边,喜欢对着窗子读诗,喜欢读席慕蓉的《盼望》。一遍遍徘徊在唇边心底的是这几句:“如果能在开满了栀子花的山坡上/与你相遇/如果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那么/

再长久的一生/不也就只是/就只是/回首时/那短短的一瞬。”

那时候,不理解,也不喜欢诗中的忧伤惆怅,深深迷醉的是“开满栀子花的山坡”,这是在我们那个偏远的小镇我能想象的最华丽的浪漫,比朝阳还清新,还晚霞还绚烂,比学校旁边三月的桃花林还灼灼。从没有走出小镇一步的我不曾见过栀子花,我们这里更没有山坡,到处是平平的,平平的田野,平平的庄稼,平平的人们,平平的生活。

窗外,斜阳脉脉,沉静绚烂。一群即将毕业的学姐学长在校园里拍毕业照,他们远观近看,商量着找一处角度好、风景美的地方拍照。我又想起了席慕蓉诗中的栀子花,浪漫美丽的栀子花最适合定格在毕业照上,和人生的韶华时光相互映衬,成为生命里难忘的时刻。

没想到,这样的念想,等到我们拍毕业照时,竟实现了。

那一年,学校新来了一位音乐老师,十分喜欢花木,经过老校长同意后,课余时间,她在学校角角落落都栽满了植物,绿莹莹的,爽心悦目。教学楼前有一个红砖垒的花坛一直闲着,音乐老师也在那里种上了花。听同学说,是栀子花。看着花坛里长相平平的绿叶子,除了绿得浓一些,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