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家教
作者 刘绪义
发表于 2025年9月

贾府男性长辈的棍棒式家教

张捷在《红楼财经传家》中说,贾家是靠财经传家。正是因为这个特征,表面上看,贾府很重视家教,但在家教上却毫无章法,以致使其子孙大都不爱读书。贾府里的人生意头脑远比读书头脑强得多。

贾府是富贵之家,自然希望子孙能够通过读书进学,从科举中获得入仕光大门第的机会,因此专门设立了家学,把所有的男孩子都送进去读书。女孩子虽然不能去府内私塾上学,但也请了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家教老师,并且一般是修全科,除了读书外,棋琴书画样样要学,这也是贾府中元、迎、探、惜四个姑娘各有所长的原因。黛玉进贾府那天,贾母发话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

贾府因为家大人口多,严格地讲,贾家对子孙的家教重心都放在家学里。担任家教老师的是贾代儒。贾代儒是贾府中“代”字辈的长辈,但不是贾家的嫡系,终生没有考上举人,学问大概也最多算是中等,比范进应该还差一些,一生落魄,小家庭也不幸,早年丧父,中年丧子,晚年丧孙,可是,贾氏宗族私塾竟然聘请这样一个生活与心境都不如意的人来当老师,却不肯外请一位真正有才学的名师来授课,足见贾府并不懂得教育的重要性。贾代儒也只是将这一职业当做混口饭吃,他把心思都放在孙子贾瑞身上,管教很严,自己临时有事,就让贾瑞负责管理。

贾瑞“图便宜、没行止”“以公报私”“勒索子弟”,贾府竟然让他来做学堂的助教,真是糊涂到顶了。贾代儒的家教方法也是简单粗暴。一天,贾瑞企图与凤姐约会,一夜未归,贾代儒将其痛打了一顿。

这样的家教方法令人无语。虽然孙子未禀私出、撒谎等行为有违礼教家法,然只知一味蛮教,打字向前,罚字当先,是典型的家长作风。

《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中,贾代儒教育宝玉时,虽不敢用棍棒打他,但也是用无情的言辞“我如今限你一个月,把念过的旧书全要理清,再念一个月文章。以后我要出题目叫你作文章了。如若懈怠,我是断乎不依的”。这同样是一种无形的“棍棒”,击打着少年的心。他只是教孩子记住他的话,却不是让他明白其中的理。

贾府其他长辈的家教方法也是延续他的理念和方式。贾政对儿子宝玉采取的就是棍棒式教育,如贾政因宝玉犯错大打出手,由于出手过重,将宝玉打了个半死,过后自己又后悔不迭。这并不是知道自己不该打儿子,而是因为打得太重,平常习惯用棍棒、呵责、体罚、埋怨作为教育手段的贾政并不会反省自己。

人们认为贾政是因受封建礼教下儒家思想的熏陶太深之故,是为了贾家的荣华富贵,为了儿子的出息前途,才出手惩罚。其实不然,自汉代以来,哪一个士大夫官员不受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熏陶,却并非都如贾政那样教子,相反,中国家教思想史上有很多正面的主流的家教理念和传统,假若贾政若能受一点司马光所说的“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的影响,那就不至于教育出令自己失望的儿子来。

恰恰是贾政没有继承那些好的思想传统,甚至可以说贾府自来就缺乏家风培育的意识,从“水”字辈开始就教子无方。第四十五回赖嬷嬷曾向贾宝玉讲述了当年宁、荣国公教育儿孙的手段,说他父亲贾政挨打是“天天打的”,“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