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蓝色动能”澎湃
作者 侯隽
发表于 2025年9月

8月12日17时许,一列满载100标准箱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从义乌苏溪站鸣笛启程,驶向宁波舟山港。货物抵港后,将无缝衔接海杰航运的直达货轮,发往也门亚丁港。这标志着浙江省“陆港 + 海港”的双枢纽模式正式打通中东新通道。

背倚大陆、雄踞东海,海域面积超26万平方公里……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优势所在。

目前,浙江省以科技为擎,深化陆海统筹、港产城联动,在世界级港口竞争中展现中国港口的创新活力与发展韧性;加快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以更广的投资空间、更活的创新生态、更大的开放枢纽,向海图强、深耕“蔚蓝”,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蓝色动能”。

开放升级,一港通天下

在宁波舟山港区,一条新开辟的“义乌—宁波—亚丁港”海铁联运通道正改写国际贸易物流规则。

义乌港紧邻义乌国际商贸城,是具有海关查验口岸功能及订舱、签单、提还箱、甩挂等海港功能的内陆无水港。

在义乌港直通仓仓库里,一台台智能机器人正在分拣跨境电商包裹。这些“Made in China”的商品在启运前,已通过海关转关信息系统,在义乌海关完成全程申报手续,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宁波舟山港拥有北仑、穿山等五大集装箱码头群,义乌港正在加快推进‘第六港区’建设,商品进入义乌港就相当于进入宁波舟山港。多程联运转关物流通道的开通,不仅为义乌及周边地区的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海通道,也增强了宁波舟山港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的地位。”浙江海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业务部物流中心主任王刚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他告诉记者,“义乌—宁波—亚丁港”海铁联运通道采用“铁路+海运”无缝衔接,货物从义乌出发直达宁波舟山港,再搭乘直航班轮抵达亚丁湾,通过“铁路 + 海运 + 跨境电商”的模式,义乌小商品从这里出发,72小时即可抵达中东和欧洲消费者手中。

重庆渝甬班列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说:“从我们的实践看,从宁波舟山港出发,超过95%的货物都能准班上船、按时出运,就好像港口搬到了重庆团结村站,让企业心里更踏实了,也吸引更多货源从宁波舟山港出口。”

这种模式不仅降低物流成本,更实现了“一键下单、全程无忧”的跨境物流新体验。

“每周通过海铁联运发运货物超20个标箱,成本降了,时效快了,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了。”义乌市宜旦商品采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恒德对本刊记者说。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海洋港口处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据统计,目前宁波舟山港已拥有256条国际集装箱航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24条海运快线,港口联通度排名全球第二。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