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丽正门
【元】刘崧
双塘南城莽苍中,断垣荒草路西东。
万条柳暗鹅毛雨,千丈城高羊角风。
铁键重门车碌碌,金铃草带马珑珑。
边风不动居人少,散漫牛羊落日红。
刘崧的《出丽正门》是一首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古诗。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复杂的情感,带领读者走进一座遥远而荒凉的边城。
走出丽正门,南城外的双塘郊野一片荒芜,断壁残垣间荒草蔓延,丛生的杂草掩没了东西向的道路。千万条柳枝在细密如鹅毛的雨中摇曳,高耸的城楼上,狂暴的羊角风呼啸盘旋。冰冷的铁门栓紧扣着重重大门,门外零星的车马碌碌驶过;枯草缠绕着废弃的马具,金铃在风中丁零作响。边塞的狂风暂歇,城中人烟稀少,落日余晖下,唯有牛羊在漫无目的地游荡。
《出丽正门》作于元末明初动荡之际,作者刘崧亲历战乱。他借残垣风雨、空城牛羊之景,投射对朝代倾覆的黍离之悲,隐含对新旧秩序更迭的冷峻审视。作为江西诗派后劲,刘崧以冷笔写热史,以一座边城的荒芜寓言整个时代的倾覆,其意象之密、寄托之深,堪称元末诗史“黍离之悲”的典范。
从气象学角度看,刘崧在诗中提到的“羊角风”到底是一种什么风?这种风为何会被冠以“羊角”之名呢?

尘卷风乎?龙卷风乎?
刘崧不是唯一提到过“羊角风”的古人,《庄子·逍遥游》和《淮南子》里都曾提及“羊角风”,且其中的描述充满着奇幻色彩。《梦溪笔谈》则记录了一件真实发生的事件。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恩州武城县(今山东省武城县)出现了“羊角风”,“大木尽拔”,房舍尽毁,死伤无数,县城被迫迁往他处。上述这些古籍中提到的“羊角风”到底属于哪一种风呢?
有人认为,“羊角风”可能是旋风。所谓旋风,是指绕垂直轴旋转的气流系统,是大气中常见的局部性环流现象。龙卷风、尘卷风、温带气旋、热带气旋都属于旋风,因而,认为“羊角风”是旋风的说法太过笼统,不够精准。况且,在古人的认知体系里,温带气旋被称为“暴风”,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 飓风”,由此可知,“羊角风”要么指龙卷风,要么指尘卷风。
那么,“羊角风”究竟属于尘卷风,还是龙卷风呢?
通过下表,我们可以对龙卷风和尘卷风进行详细区分。

“羊角风”当指龙卷风
了解了两者的区别后,基本可以断定,古人所说的“羊角风”特指龙卷风。
在《庄子·逍遥游》中,可以让大鹏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螺旋风暴,其通天贯云的形态与龙卷风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