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流言榜
作者 花小烙
发表于 2025年9月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

直系亲属之间直接输血的效果会更好吗

流言:俗话说,“血浓于水”。直系亲属间的血液匹配度最高,紧急情况下进行直接输血的副作用最小。

真相: 直系亲属之间直接输血存在诸多医学风险, 因而, 在临床中并不提倡这种做法。

直系亲属之间并非不能输血, 而是不能直接输血。由于直系亲属的基因相似度较高, 供血者的血液被输入受血者体内后,因为两人血液中的免疫细胞的差异较小, 供血者血液中的免疫细胞不易被受血者的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和清除, 这些免疫细胞便可能在受血者体内存活、增殖。一段时间之后, 它们会将受血者的组织器官识别为“外来物”进行攻击,引起受血者出现发热、皮疹、肝功能异常等严重症状,这一现象被称为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该病的致死率极高, 一旦发生, 治疗难度极大。所以, 即便是直系亲属间相互输血, 也需要在输血前通过射线照射方式杀死血液中有活性的淋巴细胞。

此外, 直系亲属间输血还可能引发免疫排斥反应。例如,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会导致红细胞破裂,进而使受血者出现高热、寒战、心悸等严重症状。由于直系亲属之间的抗原差异较小, 受血者的免疫系统难以有效识别血液中潜藏的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病原体, 从而增加受血者被感染的风险。

尿液里有泡沫就表明某人的肾不好吗

流言: 如果某人的尿液里出现泡沫, 就说明其肾脏有问题,应尽快就医。

真相: 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泡沫尿是指排尿时尿液表面产生大量的白色泡沫, 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

生理性泡沫尿通常是由于排尿过急、高蛋白饮食或晨起尿液浓缩等因素导致的, 其特点是泡沫尿的气泡大且在短时内可自行消散, 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无需就诊。

病理性泡沫尿则可能与肾脏疾病、尿路感染、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其特点是泡沫细密, 长时间不消散, 有时还可能伴有异味等, 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诊。

总之, 偶然发现尿液泡沫多时不用过度担心;但倘若发现泡沫尿出现的频率增加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 及时就医检查是最稳妥的选择。

睡前多吃碳水化合物就能快速入睡吗

流言: 很多人吃完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后会犯困,也就是“晕碳”,因此, 睡前多吃碳水类食物有助于快速入睡。

真相: 这种说法过于片面, 容易误导消费者。碳水化合物对睡眠的影响非常复杂。

首先, 碳水化合物的确会通过影响血糖进而影响睡眠, 但不同的碳水化合物会呈现出相反的结果。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5年1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