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肉圆香
肉圆,是我们苏北里下河地区常见的食物。虽说只是一种用普通猪肉制成的丸子,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它是很多60后、70后的人儿时味蕾的超级享受。
小时候,农村的经济条件普遍不好,想吃上一次肉圆,基本上都是到过年时。在乡下,肉圆绝对算一道“硬菜”,因为在物资匮乏的那个年代,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到的。即便是过生日、满月办酒席,也未必能端上这道菜。有时候,就是有肉圆上桌,一张八仙桌也是每人限吃三个。多少年里,它都被笃定是“盐城八大碗”酒宴上的主打菜。
第一次吃母亲做的肉圆,是在我7岁那年的冬天。母亲将买来的肉洗净,切成片,然后左右手各执一把菜刀,开始有节奏地剁肉。两把刀上下翻腾着,将肉剁成肉糜。母亲将肉糜和切碎的萝卜、山药揉到一起,加上一些葱末、姜末,再倒入粗海盐捣成的细碎盐末,再打入家里老母鸡下的鸡蛋,放在脸盆里拌匀。加鸡蛋主要是能增加一些黏度,这种食材的搭配,也形成了肉圆外皮酥脆、内里软糯,有着外焦里嫩的特别口感,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家庭百事通》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