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防与治
作者 刘芳 姚露
发表于 2025年9月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骨的脆性增加而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病,常表现为腰背痛、四肢乏力、驼背等。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日常预防和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多做户外活动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进行步行锻炼,以每日步行5000~10000步为宜。高龄患者要严格按照康复医生设计的处方进行运动,并定期到康复门诊复诊。肌肉萎缩、肌力弱、平衡功能低下的患者,要使用拐杖加强防护,防止跌倒造成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要佩戴矫形器,防止脊柱变形或椎体压缩性骨折。为改善骨密度,可进行以维持抗重力姿势为主的训练,如膝手卧位、靠墙站立、床上起立的站立训练、平行杠内的步行训练等。每天最少做2小时的负重站立和肌肉收缩练习。运动时要避免不良的坐位姿势、躯干屈曲动作和仰卧起坐动作,高龄患者要避免快速弯腰和弯腰抬重物。

调整饮食  需要戒烟戒酒,少饮咖啡,停用致骨质疏松的药物,多进食富含钙、镁的食物,如奶类和豆制品等。

本文刊登于《家庭百事通》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