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体系中,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做好心脏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心功能,促进身体机能恢复。然而,在实际康复中,有很多患者由于缺乏对心脏康复治疗的认识和了解,很容易走进心脏康复治疗的误区,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甚至还会使病情加重和反复。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心脏康复治疗有哪些误区,看自己是否中招。同时,深入探究应该如何走出这些误区,以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心脏康复是什么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目前大约有3.3亿人存在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作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不仅对生理机能有帮助,还对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简单来说,心脏康复是一种通过健康宣教、运动训练、生活方式干预、心理支持等多维度的科学干预,以改善患者疾病预后的综合干预措施。同时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及时调整和优化康复方案,进而帮助患者更平稳地度过心血管疾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需要注意的是,心脏康复的开展应建立在患者心血管疾病全面医学评估的基础上,以保障康复的安全有效。
全面、全程的心脏康复管理服务,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将各方面身体机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再发风险,维持心血管健康,延长患者寿命。因此,心脏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其作为治疗的延续,是每位患者都应该重视、了解和参与的治疗手段。
心脏康复具有一定的适应证。通常,没有肢体障碍、不在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都可以进行心脏康复。心脏康复不仅有利于心脏功能恢复,还可以提高心肺耐力。
有基础疾病者 一些具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在早期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控制病情发展。
重症患者 对一些重症患者,如冠心病、心脏手术后、心肌梗死等,后期康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心脏康复计划。
压力大、身心疲惫的上班族 由于缺乏运动,上班族的心肺耐力可能会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