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检查的“静”与“动”:患者配合黄金法则
作者 沈青青
发表于 2025年9月

磁共振成像(以下简称“MRI”)作为现代医学重要的诊断工具,以无辐射、高分辨率、多参数成像等优势,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许多患者在面临MRI检查时常常感到紧张甚至恐惧,不了解检查过程中的配合要点,导致检查时间延长或图像质量不佳。本文将详细解析MRI检查中患者需要遵循的“静”与“动”黄金法则,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最佳诊断效果。

磁共振检查的基本原理与完整流程

MRI是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脉冲生成人体内部详细图像的技术。与X光和CT不同,MRI不使用电离辐射,而是通过激发人体内的氢原子产生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这一特殊的工作原理决定了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必须遵循特定的注意事项。

MRI设备主要由磁体、梯度线圈、射频线圈和计算机系统组成。检查时,患者躺在一张可移动的检查床上,被送入磁体的中心孔道内。整个检查过程可能持续15分钟至1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检查部位和项目。磁共振成像的具体流程如下。

检查前24小时准备  确认检查时间并提前15分钟到达;按医嘱禁食禁饮(通常腹部检查需禁食4~6小时);穿着宽松无金属的衣物,或准备更换医院提供的检查服;取下所有首饰、手表、发夹、眼镜、假牙、助听器等。避免使用发胶、化妆品(可能含金属微粒)。

到达检查中心后的流程  登记并填写安全检查问卷;更衣并存放个人物品(多数中心提供带锁储物柜);静脉置管(如需使用造影剂);技术人员解释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佩戴耳塞或耳机(机器运行时噪声较大)。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如使用镇静剂,需有人陪同回家并避免驾驶;多喝水以加速造影剂排出(如使用);留意任何异常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通常可立即恢复正常活动,除非医生另有指示。检查结果通常需要1~3个工作日,由专科医生解读。

MRI检查中的“静”之法则

身体绝对静止  在接受检查过程中,保持完全静止是MRI检查成功的关键。

本文刊登于《家庭百事通》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