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之路 经济与文化交融的大动脉
作者 史英静
发表于 2025年9月

这条路与古代丝绸之路重叠,如今则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支撑。古丝路,新通途。从古至今,这条路都有着不变的使命,那就是引领人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喀喇昆仑公路是现代最伟大的建设之一,这条大路翻越山岭,打通天堑,连接中巴两国,重现了千年前丝绸之路的繁华。喀喇昆仑公路的沿途景色,高山、湖泊,澄澈天空,汇聚一堂。

两千年前,西行的商队沿着昆仑山险峻的道路,尝试着沟通中原与印度次大陆的南向通道,这条被后人称为“高原丝绸之路”或“南道”的路径,是丝绸之路上最艰难也最壮丽的支线。通过这条路,东方的丝绸、瓷器、茶叶,穿越千山万水抵达异域,远方的宝石、香料、佛音,也因此流入当时的长安。

两千年后,人们沿着丝路的走向,修建出“云中之路”喀喇昆仑公路。这条路是中国和巴基斯坦重要的交通枢纽。当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喀喇昆仑公路在新世纪里成为区域发展的黄金动脉……

与丝绸之路重叠跨越千年的商贸与军事走廊

喀喇昆仑公路其实在古时就有“雏形”,前身是丝绸之路。

唐朝时期,巴基斯坦所在的印度河流域散布着多个城邦国家,包括犍陀罗、迦湿弥罗等,这些国家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建立起政治联系。

当时,罕萨河谷一带的小勃律是大唐的藩属国。小勃律位于帕米尔高原西南部,控制着从塔里木盆地经瓦罕走廊至印度河流域的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南道的关键节点。7世纪后期,吐蕃势力北扩,通过联姻、军事威慑等方式控制小勃律,切断了唐朝与南亚、中亚藩属国的联系,这就是所谓的“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

公元747年,唐朝名将高仙芝奉命率领万名精兵远征小勃律。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军“逾葱岭,涉吐蕃界”,得益于这次远征,唐朝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南道。此后一个世纪,这条通道的商贸活动达到鼎盛——粟特商队在此频繁往来,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运往中亚,同时带回西域的宝石、香料。2015 年,新疆塔什库尔干石头城遗址出土的唐代开元通宝与萨珊波斯银币,就印证了当时东西方贸易的繁荣景象;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的班伯尔遗址(古代港口),出土了大量唐宋时期的瓷器残片,进一步说明了唐代至宋元时期,中国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通过海路与陆路贸易传入巴基斯坦的历史;2018年起,中国考古队与巴基斯坦考古部门合作发掘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境内的塔克西拉古城,出土了汉代丝绸残片、青铜镜,这也证实了古代两国的贸易往来。

喀喇昆仑公路是现代最伟大的建设之一,这条大路翻越山岭,打通天堑,连接中巴两国,重现了千年前丝绸之路的繁华。喀喇昆仑公路的沿途景色,高山、湖泊,澄澈天空,汇聚一堂。
喀喇昆仑公路是现代最伟大的建设之一,这条大路翻越山岭,打通天堑,连接中巴两国,重现了千年前丝绸之路的繁华。喀喇昆仑公路的沿途景色,高山、湖泊,澄澈天空,汇聚一堂。
帕米尔高原布伦口的新农村,红瓦黄墙与雪山冰川形成了鲜明对比。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