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漫游记 从莫斯科到贝加尔湖
作者 周运
发表于 2025年9月
红场是莫斯科的标志,而对于没有去过俄罗斯的人而言,圣瓦西里大教堂更是莫斯科乃至俄罗斯的名片。图为红场一角。
圣瓦西里大教堂。

俄罗斯情结是时代留给父辈的特殊烙印。

很多年来,我的父亲时不时会哼起那首著名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母亲犹记得小学课本上学过的那几句俄语。俄罗斯之于他们,仿佛是一个熟悉但却未谋面的老朋友。因此,带他们去俄罗斯,一直是我的心愿。

为了让父母追忆青春,我计划了这次俄罗斯之旅。

1初秋的莫斯科红场和亚历山大花园

墓石上面放置着一条铜制的披肩和一顶钢盔,下方有一个五星状火炬,火焰从墓地建成时一直燃烧到现在,从未熄灭。

旅程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始,时令正值初秋。

到达莫斯科已是晚上,我们入住市区一家偏僻酒店。第二天清晨,在清脆的鸟叫声中醒来,阳光已经透过百叶窗。洗漱完毕后,就带着美好的心情出门。

酒店被白桦树包围,后门就是勒弗托夫斯基公园,很多人穿着短袖在林间晨跑。走到主街,发现昨天夜里看到的黑黢黢的大楼其实是一家画廊,高大的外立面保留着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交融的风格。有轨电车在路中央穿梭,一身革履的职员踩着滑板车去上班。途经一座石桥,桥下是亚乌扎河,尚未南飞的野鸭在水面游弋。顺着河道向南望,能看到圣三一教堂棕色的洋葱头尖顶。我们一家三口在街道拐角处找到一家咖啡店,买了羊角面包、热牛奶,作为第一顿早餐。接着,打车前往第一站:红场。

从列宁大街下车,沿着石板路步入这座俄罗斯最负盛名的广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圣瓦西里大教堂。即便天色阴沉,大教堂的8座塔楼依然焕发着魅力。每座塔楼都拥有独一无二的色彩和纹理,棱柱形的塔基上顶着糖果般的屋顶,簇拥着金色尖顶的中心塔,很富有童话色彩。教堂是为纪念16世纪中叶莫斯科公国战胜喀山汗国建造的。当时,在三次出兵受挫后,伊凡雷帝亲率15万大军进攻喀山,围城一个月后,喀山汗国灭亡。从此之后,不仅整个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都归属俄国,而且还打开了通向西伯利亚、中亚和黑海三个方向的通道,这对不久后沙皇俄国的强势崛起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传说在喀山战争中,俄国军队曾得到过8位圣人的帮助,教堂的8 座塔楼就分别代表一位圣人,中间那座最高的尖顶,则象征着耶稣。

从红场的西面,穿过一道铁门,就进入了亚历山大花园。花园沿着克里姆林宫城墙从红场一直延伸到莫斯科河,包括上园、中园、下园三个部分,总长度达到904米,是一个休憩的好地方。花园始建于1821年,得名于当时击退拿破仑入侵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又被称为俄罗斯的“北方首都”,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图为圣彼得堡城市景观。
圣彼得堡城市景观。

刚走进花园,映入眼帘的就是无名烈士墓。这座墓是为了纪念苏联卫国战争中牺牲的无名英雄们。墓石上面放置着一条铜制的披肩和一顶钢盔,下方有一个五星状火炬,火焰从墓地建成时一直燃烧到现在,从未熄灭,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墓碑上刻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表达了对这些无名英雄的敬意和纪念。墓的旁边有12块石碑,代表在战争中抗击侵略者的12 座英雄城市。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