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2日,“对等关税”暂缓实行的90天到期,中美两国发表《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布从8月12日开始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为期90天,同时保留4月3日美国行政令规定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加上2月至3月美国因芬太尼问题向中国额外加征的20%关税,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仍面临30%的关税,同时,声明的发布意味着中美关税“休战”的第二个90天开启。
回到4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向各国征收对等关税,这对全球跨境贸易从业者而言都是平地一声雷。也是从那时起,中国外贸开始经历跌宕起伏:4月,美国针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的关税一度飙升到100%以上,不少企业停摆观望;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同意暂缓90天实施对等关税——在此期限内,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
当时,尽管手握90天“豁免期”,但没人确定8月中旬过后会面对什么。主营中美贸易的工厂老板、物流商和外贸商们,必须探索老生意的新应对。《第一财经》杂志持续关注了外贸行业这一轮关税风波,在过去90天内跟踪观察数名外贸从业者,记录了他们在第一个关税“休战”期里的生意和情绪变化。
本文三位主人公

李维群
汕头市澄海区一家玩具工厂的副总经理。他所在的工厂年营业额3亿到4亿元人民币,其中5到6成出口美国。这家工厂的主要产品是遥控玩具,也有一部分积木玩具,客户包括沃尔玛等美国知名零售商。

柯钿灿
东莞一家美容器械厂的跨境电商运营负责人,工厂主营亚马逊平台。这家工厂的年产值近10亿元人民币,主要向欧洲和美国的外贸商供货,跨境电商的销售占总量约10%。

张明成
深圳一家主做中美航运货代物流公司的销售经理。根据行业数据,这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在深圳港的出货量占行业10%,客户包括柯钿灿这样在美国做跨境电商的卖家,也有类似李维群所在的代工厂。
忙季提前
每年8月对于主做欧美市场的外贸从业者——工厂老板、外贸商、物流商——来说都是忙季。此时正是年末的“黑色星期五”和圣诞季的备货期。通常,8月的备货完成之后,一些外贸工厂将短暂休息,然后开始接少量国内订单,并等待第二年开年的外贸订单。
这也是李维群所在的玩具厂往年的节奏,但今年他们将提前结束忙季。李维群告诉《第一财经》杂志,今年的收尾工作在8月中旬,而往年一般是9月中下旬。眼下,他已经开始提前规划今年工厂接国内订单的排期,以及自己和部分员工近期的休假。这家玩具厂位于汕头市澄海区,连续十几年为欧美客商生产遥控和积木玩具,其中美国订单占比超过一半,客户包含沃尔玛等美国知名零售商。
忙季提前的最重要原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内不断波动的关税政策。4月,美国针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的关税一度飙升到100%以上,李维群所在的玩具厂有将近1亿元销售额的产品被要求暂停生产,这接近他们全年销售的1/3。当时,工厂原先的四五百个工人走了大几十个。不过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工厂很快全面重启。
因为这份声明约定的期限只到8月12日,客户纷纷提出将后半年的备货也在6月到7月期间赶制出来,并尽量在7月20日之前发出,以便在期限到达之前运抵美国。这批赶制订单,加上要为4月停工的补货,让工厂的工作量比往年同期多出一到两成。好在走掉的工人陆续回归,加上暑期工,人手也比平时多出近百名。
柯钿灿也经历了类似的时间线:5月中旬集中补上第一季度卖完的货物,然后提前为下半年备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