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的AI时代
作者 王俊煜
发表于 2025年9月

今年是Excel发布40周年。

在我看来,在Word、Excel和PowerPoint这“办公三件套”中,只有Excel无法在物理世界中找到直接前身:Word对应打字机,PowerPoint出现之前有幻灯片——年轻的读者朋友可能没有见过,1990年代上小学时老师还是手写幻灯片的。物理世界也有表格和账簿,但你无法在纸上写下“=SUM(A2:F2)”的公式并拖拽到成千上万的单元格里让它自动计算。让工具承担数学运算,解放人的时间,这是以Excel为代表的电子表格的真正价值。

Excel也是三件套中上手门槛最高的。微软定义的办公三件套,在过去几十年里几乎定义了现代公司人的工作形态,直到今天仍是大多数办公室劳动的基础。有趣的是,相比文档和幻灯片,电子表格的AI化速度相对较慢。现在,许多人已经习惯自动生成文档和幻灯片,却很少有人自动生成表格。我想,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写文档和幻灯片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交差型”工作——做的人不想认真做,看的人也不会认真看,这种事情就适合拿AI来糊 弄。

表格则不同,表格是严肃的,多数情况下也是做给自己的。而且,即使AI能生成表格结构,你也不能指望它凭空生成业务数字,这些数据还得靠自己填写。

2023年5月,Notion上线了数据库“AI自动填充”功能,我一直在使用。在过去这一年,无论是Excel、Google Sheets这样的传统产品,还是飞书多维表格、Airtable这样的创新产品,也都陆续跟进了类似功能。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我认为电子表格在AI时代大放异彩的时刻终于来了。

为什么这么说?跟电子表格中的传统公式相比,AI自动填充更进一步,能重复执行的不仅是数学运算,所有能交给AI完成的任务,它都可以像套公式一样批量处理。别忘了,今天的AI可以说已经具有博士的水平了,这样一来,AI时代的电子表格能解放的人的时间就比之前要多得多。当我们从这个角度思考表格的用途——不仅是计算工具,更是信息整理和内容创作的平台——电子表格的边界就被大大拓宽了。

不过,要真正用好这个功能,用户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不同产品的功能虽各有千秋,核心原理是相同的。今天,我想抛开具体产品,分享自己工作中的一些用法。

本文刊登于《第一财经杂志》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