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 让东方美学成为跨时空语言
发表于 2025年9月

宇宙飞船在深空中回望地球,拍下最后一张照片——那颗悬浮在太阳系边缘的蓝色微粒,小得像一个细胞。郭培谈起这个画面时,眼睛里有星芒闪烁:“站在宇宙的高度,人类本就是一个整体。”这句话如同钥匙,打开了她40余年创作生涯的通道。当多数设计师在T台追逐光影瞬息的潮流时,她正将蚕丝捻成星河,用瓷片烧铸大地,让一件嫁衣承载5000年文明血脉的震颤。

从传统匠艺到艺术新境

2025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郭培携手广彩非遗传承人谭广辉,打造了一件震撼人心的艺术品——《琉璃贯珠》。这件作品由6000片手绘广彩瓷片精心拼接而成,每片瓷片均施以24K纯金漆,巧妙融合了中国牡丹与瑞士雪绒花,绽放出跨越国界的文化交融之美。

“广彩,它本身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陶瓷烧制技艺,而且曾是皇家的陶瓷技艺。”当郭培谈及这件以陶瓷为灵感创作的广彩服装时,眼中闪烁着光芒。她表示,这不仅是一次高级定制与传统匠人的深度合作,更是一场对传统与现代、实用与艺术的大胆突破与探索。

为何选用坚硬易碎的陶瓷来表现流动的母性?这看似矛盾的组合,实则是郭培深思熟虑后的创新尝试。“选用瓷片,是为了打破人们对服装现实穿着和实用功能的固有认知。服装艺术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人们通常只关注服装的实用性。此次参加巴塞尔艺术展,我们希望突破这种实用局限,未采用服装常用面料,而是选择了陶瓷。”

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近乎反常识的材质选择,郭培不仅实现了视觉与观念上的突破,更引领我们重新思考创作的本质。质感的革新,自然赋予人一种突破性的体验。事实上,一切新技术与新革命,往往正是在这类反复实验中孕育而生,在不断试错中实现一次次跨越,使事物真正从无到有、从概念走向现实。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程,其中并无什么难以逾越的困难。在郭培看来,对创作者而言,创新就意味着勇于尝试,意味着主动迎接挑战、直面困难并最终克服它的整个过程。

这种创新精神,最终化为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郭培用陶瓷打破了人们对服装的固有认知,让服装不再仅仅是遮体保暖的实用品,更成为传递情感、表达艺术精神的载体。

本文刊登于《时尚北京》2025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