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多次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2023年教师节前夕,在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维度完整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和光荣职责,为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引导广大教师全面领悟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担负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使命,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思想淬炼,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首要标准,是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精神支柱和价值航标,不仅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思想保障,更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锚定正确政治方向。教师唯有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胸怀“国之大者”、保持教育初心,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个人教育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才能实现教育价值与人生价值的有机统一,成为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引路人。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求广大教师筑牢信仰根基,厚植家国情怀,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学习吴玉章、黄大年、蔡元培等爱国教育家的先进事迹,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强化理论武装,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实践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在专业知识传授中自然融入家国情怀元素,使理想信念教育既有思想深度又具体感温度,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
培育高尚师德,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师者,人之模范也,无德者无以为师。”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播真理的使命,更肩负着塑造灵魂的重任,这决定了教师职业有着更高的道德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到“四个相统一”、“六要”,再到教育家精神中“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具体标准和根本路径,应当成为广大教师高度自觉的精神追求。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求广大教师坚持以德为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按照“四有”好老师要求努力加强自我修养、陶冶道德情操,严格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守人格底线,涵养优良师德师风,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模范的言语行为浸润感染学生,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