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军路在脚下,实干铸就梦想。我们每个人唯有全力以赴,才能跑好属于自己的这一接力棒”
8月,北京。火箭军机关礼堂内,“砺剑青春最美丽”优秀典型中,一名女上尉格外引人注目。她洋溢着青春气息,娓娓讲述自己带兵育人的故事,让在场官兵深受触动。
她,就是火箭军某旅通信连指导员陈东森。从旅“十大砺剑尖兵”到基地“群众性练兵比武先进个人”,从“火箭军优秀政治教员标兵”到“全国三八红旗手”,一串闪光荣誉的背后,深深镌刻着她扎根一线铸魂育人的铿锵足迹,也擦亮基层党代表的“金色名片”。
传薪播火,点燃官兵的青春梦想
“面对职责使命,立足战位我们该怎么做?”“新时期如何当好导弹发射的‘顺风耳’……”在火箭军某旅通信连组织的一次教育课上,台上台下互动,气氛很是热烈。站在讲台上的火箭军某旅通信连下士杜凯丽,抬头看了看指导员陈东森,露出自信的微笑。
“迈出第一步的勇气,是指导员给我的。”陈东森发现杜凯丽平时理论学习很认真,知识点掌握扎实,表达能力也不错,营里组织政治教员选拔比武,就鼓励其报名参加。
从构思教育要点到梳理理论热点,从讲授上课技巧到动手制作课件,她还找来了几十份优秀教案,从点滴开始教起,带着杜凯丽登上教育讲台,最后成长为一名基层小教员。
“现在官兵学历高、思维活、眼界广,当好施教者、播火者必须真情浸润、激情如火。”已是火箭军优秀政治教员标兵的陈东森,把创新理论传薪播火当作自己的使命责任,在这条路上全身心投入。
在上岗考核中失利的列兵范志珍,有些灰心丧气。陈东森察觉到像她这样的情况在新兵中并非个例。于是,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激励大家努力向上成长、向下扎根,引导每名新兵“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她给我点亮了前行的路灯。”回忆当时情景,范志珍说。后来,她刻苦学习训练,成为同年兵中首批“持证上岗”的号手。
“一名好的政治干部能影响人的一生。”陈东森把学好创新理论作为成长阶梯,带着感情学理论,还撰写了20余万字心得体会,凭借过硬理论素养和授课水平,成为基地理论轻骑队最年轻的一员。
近年来,陈东森针对官兵特点,把连队课堂作为阵地,创新融入快板、三句半和情景再现等元素,探索“一堂好课”、“铿锵玫瑰话成长”思辨课堂等形式,打造的渗透式教育示范课、总结的“四有四感”教学法被上级演示推广。
如今,陈东森先后参加军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宣讲授课40余场,赴20多个旅团部队分享学用创新理论的心得感悟,10余次受邀参加其他军兵种单位和高等院校授课。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片云推动一片云。在她的教育激励下,全连官兵备战打仗思想立得更牢,连队荣立集体三等功,她自己也戴上了二等功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