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文旅融合不断深化,出现了大批文旅微短剧。文旅微短剧将故事情节和地域文化相结合,通过影视再现地方特色、传递地方文化、激活地方文旅,不仅实现了影视、文化、旅游三者的有机融合,还能够有效促进本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2024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文旅题材作为创作新赛道和重点扶持项目,在微短剧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释放文旅微短剧的潜力,尤其是推动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的升级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跨文化传播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些研究既包括整体上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也涉及聚焦某一对象的跨文化传播现象。从后者来看,既有研究容易出现将具体对象与跨文化传播相剥离、忽视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因素的问题。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真实、立体、全面展示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时代背景下,本研究强调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必须对其内涵有深刻认识并洞察其发展动力,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提升路径。
一、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的内涵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具有明显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表征体系地区之间进行的传播活动。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的内涵涉及文旅微短剧与跨文化传播这两个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种解释。
一是文旅微短剧作为主体,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文旅微短剧在不同文化背景地区的传播,其重点在于如何借助跨文化传播手段及相关策略提升文旅微短剧的海外传播效果,关注文旅微短剧的市场规模和市场效益。二是文旅微短剧作为载体,即通过文旅微短剧传播本土文化,促进跨文化传播,提升跨文化传播效能。在这种情况下,文旅微短剧只是跨文化传播中的其中一环,充当的是服务角色。然而,无论是将文旅微短剧作为主体抑或作为载体,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都离不开对本土文化的加工和对海外文化的适应。尽管前者不以促进跨文化传播为目的,但文旅微短剧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因素,文旅微短剧的传播实际上也是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推动跨文化传播。因此,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应该有第三种理解,即文旅微短剧与跨文化传播相融。事实上,文旅微短剧作为传媒产品本身就具有文化性,再加上文旅融合背景,其文化色彩更为浓厚。例如,文旅微短剧《等你三千年》在故事中巧妙嵌入“负荆请罪”“陌上桑”等地域特色浓厚的典故,展现邯郸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基于此,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不仅指的是文旅微短剧在不同文化背景地区的传播,更是指其内蕴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以彼此融合的思路定义和理解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不仅可以避免顾此失彼,也更加符合国际传播背景下的“文旅融合”理念,有助于提升“文旅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在融合的思路下,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需要做到以跨文化传播塑造文旅微短剧、以文旅微短剧彰扬跨文化传播,彼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双向赋能。
二、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动力
讨论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的产生与发展需要采取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将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语境中考察,进而分析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何以发生以及何以实现。整体而言,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动力可以分为结构性动力与能动性动力,在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下将得到更多的资源配置,但其传播成效如何取决于创作者以及相关从业者的主体性实践。当两种动力机制能够相互配合、深度适应从而达成有机协同时,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将产生‘ ⋅1+1>2 ”的效应。

长、短视频平台纷纷入局微短剧市场,针对微短剧市场展开差异化布局,在YouTube和FaceBook等海外平台上建立内容运营频道、对接海外市场,有效推动了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与此同时,微短剧行业从粗放式发展迈入精品化发展新阶段,在政策引导和规范下,微短剧越来越重视精品化创作,聚焦乡村振兴题材、创业题材和文旅题材等各种题材,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微短剧的精品化创作尤其是文旅微短剧的精品化创作,做到了以精品内容传递中国声音和中国文化,有助于推动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进入新篇章。
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是政策引导与市场力量双重驱动的结果。国家将文旅微短剧纳入“文化出海”体系,为其提供政策扶持和经济补贴,以刺激文旅微短剧的生
1.结构性动力:政策扶持与市场介入。传播政治经济学关注宏观层面上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以一种“历史的”“制度的”方法来研究传播现象,突出政治经济权力与传播活动的深层联系。人类传播活动受到社会结构性力量的影响,包括国家各类政策或规章制度、市场结构等,它们共同制约着传播活动的发展方向。社会结构作为深层框架在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的可能与未来。
政策层面,国家政治力量为文旅微短剧跨文化传播保驾护航。为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国家大力支持“文化出海”,出台了系列政策推动跨文化传播。例如,“十四五”规划纲要鼓励“文化走出去”,支持影视、出版、游戏等文化产品走出去,《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文化企业出海,提供税收优惠、出口补贴,支持数字文化产品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