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动力,不断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也在逐渐建立。培养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健全人的发展,以及面对未来复杂世界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广告学具有创新及变化的特点,广告学专业具有多学科解决问题的特征,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传统广告教学形式多为“理论教学 + 比赛实践”模式,通常是先模拟创意场景,再讲述创意理论,最后进行创意实践,这导致学生缺乏经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是被动接受模拟问题,用教师讲述的方法模拟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使得理论教学固化死板,并没有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没有用发展的眼光解决现实问题,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割裂,学生不能快速融入社会实践,创新创造力不足。因此培养广告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变得愈加重要。PBL教学是体现学习本质的方式之一,其既能够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并体验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兴趣,综合提升广告类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面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PBL教学模式
核心素养是个人在信息化、全球化、学习型社会环境下,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情境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念、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同时在实践中强调客观世界的真实性。现代教学改革强调从“以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同时需要设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面对真实问题能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解决的能力,能够调动各种资源的应变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特点。素养的形成意味着人在以往的情境中具有足够的学习力,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素养具有应用自己所知完成特定任务或者问题,并且有能力在不同的情境间进行迁移这两个必要条件。核心素养强调人在情景转移过程中通过以往所学知识和反思经历,凝聚学习能力和品质。
高等教育核心素养培养不仅要重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同时还要转变学生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式。其核心是需要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人为什么要学习等相关本源问题,同时需要回归学习的本质问题探究,理解学习发生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外部世界的真实问题展开思考,能够实现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以及构建。同时,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以真实问题进行驱动,并且在问题中发现新问题并解决问题。
PBL(项目化学习)的全称是“Problem-BasedLearning”,于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化学习是具有明确计划的学习,且发生在学习之前,包括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学习成果的规格、评价标准、学习进度、每一阶段需要达到的要求,以及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分工等。项目化学习是通过项目设计为开端,通过项目实施进行,最终通过项目评价进行检验,其中项目设计围绕真实且具有驱动性问题展开,项目的实施是通过自主式探索进行学习,项目评价需要通过多维度多角度进行评价分析以及反馈。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项目发起者及监督者,通过对项目流程监控以及指导开展教学活动。
二、PBL教学模式在高校广告学专业中的应用价值
广告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划、制作与经营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体系;同时广告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力培养,在实践中紧密结合跨学科内容,以及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创意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很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