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王敬旭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保健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师协会委员。从事口腔种植修复专业20年,师从国内著名口腔种植专家周磊教授。201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牙学院与美国知名种植专家Stephon Compbel 教授合作进行种植修复的研究工作。熟练掌握各类缺失牙的種植修复技术。尤其擅长复杂骨缺损、前牙美学区、全口牙缺失的种植修复。
门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五上午,周三、周五下午
俗话说“牙好身体好”,对于牙齿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8020”的目标——活到80岁的老人至少有20颗不松动、咀嚼功能正常的牙齿。然而,还有很多老人达不到这个牙齿健康的标准。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65—74岁老年人群中80%左右的人存在缺牙,其中大约有一半人没有进行修复。65岁以上人群中,还有5%—10%的全口缺牙的患者。而老年人牙齿的缺失,咀嚼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种植牙是目前最好的缺失牙齿修复技术之一,拥有“人类第三副牙齿”的美誉。

种植牙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埃及。早在4000多年前的中国、2000多年前的埃及和1500多年前的印加帝国就已经有人类使用同种异体牙、动物牙和金属材料等替代缺失牙的记载。19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口腔医学也产生了较快的飞跃,人们开始探索植入异体或异质材料代替缺失的牙齿。金质材料做成牙根形状的种植体植入人体颌骨内,虽然只使用了14天,但人们也深受启发,开始尝试将不同的材料,如金属、陶瓷和象牙等做成牙齿的形状,用于牙齿种植。那时的种植牙纯粹是为了美学装饰和炫耀身份。20世纪60年代以,现代口腔种植学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分支学科,成为20世纪口腔医学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给老年人带来“第三副牙齿”
种植牙是最接近天然牙的一种修复方式,是目前牙齿缺失最好的修复技术之一。其以植入骨组织内的下部结构为基础来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复体的缺牙修复方式。种植牙一般采用人工材料,如金属、陶瓷等制成种植体,经手术方法植入组织内(通常是上下颌)并获得骨组织牢固的固位支持,通过特殊的装置和方式连接支持上部的牙修复体,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种植牙具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适合的人群不同。同其他医疗技术一样,牙科诊疗对每个人来说,都要讲究精细化、个性化、人性化,不能千篇一律、众口一“齿”。而每种镶牙方案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同,往往需要医患间深入交流与探讨,最终拿出一个最适合患者的修复方案。因此在进行种植牙之前,需要与医生沟通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