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掉牙”?牙齿松动的病根是牙周炎
作者 孙红英
发表于 2022年12月

专家介绍

孙红英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口腔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现为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口腔学组委员,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基础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擅长牙体、牙周、口腔黏膜病疑难杂症诊治;种植牙、固定、活动义齿修复治疗;并在癌前病变、颌面部肿瘤及全身系统性疾病口腔表征的免疫综合治疗和光动力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特色。

俗话说:“老掉牙老掉牙,人老了,就会开始掉牙。”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有牙齿松动和脱落的经历,“老掉牙”俨然成为衰老过时的代名词。不少人觉得这是“自然规律”,不用太过在意,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老”和“掉牙”并不是亲兄弟,虽然有的老人一颗牙都不剩,但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一颗牙都没有掉。导致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正是牙周炎。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号称老年人牙齿缺失的“慢性杀手”。

据调查显示,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牙周炎的患病率高达80%以上,大约90%的患者牙列不完整是由牙周炎导致的,牙周炎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口腔健康和身体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口腔健康关乎全身健康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尤其是牙周炎症与全身健康有密切关系,并可能是导致某些严重疾病的重要因素,如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病。可以说,牙周组织的健康称得上人体健康的“晴雨表”。

口腔疾病尤其是牙周炎症产生的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侵入血液,产生相关抗体、凝集素等,引起或加重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10%—30%的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由口腔感染引起。牙周炎与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冠心病的关系近年来也得到印证,它还是脑卒中的危险因子,其危险度甚至大于吸烟。

口腔作为消化道的开口,并与呼吸道直接相通。口腔内的细菌,尤其是厌氧菌,都可直接进入消化道和呼吸道。一般情况下,它们并不致病,但对于抵抗力低下或存在相关慢性病的“易感者”,则可能引发深部器官的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导致肺部感染甚至肺脓肿。

龋病和牙周炎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还会造成患者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