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陈郑礼 上海长海医院烧伤外科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创面修复学组委员。擅长诊治烫伤烧伤、瘢痕防治、慢性伤口。专注于医学科普知识的推广,在各大互联网医疗平台上都有较高的排名。2021 年度, 荣获由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秘书处举办的科普视频创作国际大赛三等奖。
烧伤科慢性伤口特色门诊: 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专家门诊:周六上午

热水袋、暖宝宝、艾灸是我们冬季的“老朋友”,但也可能是我们睡觉时的“杀手”。经常一个不注意,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睡着了,结果发生了烫伤,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叫作低温烫伤。
很多人并不理解,低温为何还会引起烫伤,其实用两个词就可以简单概括: “小火慢炖”“温水煮青蛙”。低温烫伤指的是皮肤长时间接触温度在45℃以上的低热热源造成的慢性烫伤。这个温度虽然并不高(甚至不烫手),但热源长时间接触皮肤,局部的热量慢慢积累,最后便可能造成严重的烫伤。比如当皮肤持续接触近60℃的温度5分钟以上时,便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作“低温烫伤”,可以简单理解为“肉被烫熟了”。
● 损伤严重,症状却不明显
低温烫伤虽然是低温所致,但是造成的损伤却一点儿也不小。60℃接触5分钟以上就会烫伤皮肤,而我们睡着时候的接触热源时间通常更长,因此,低温烫伤造成的创面一般都为深II度到III度,往往比热油烫伤的后果更为严重。同时,尽管烫伤严重,但低温烫伤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症状。这很容易让我们误以为“这是个小问题”而错过干预时机,造成病情的迁延不愈及严重的瘢痕增生。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就更应该警惕低温烫伤。糖尿病患者的末梢循環差,痛觉比一般人要迟钝,伤后的感染程度往往严重得多。
低温烫伤有2个特点导致人们很容易忽视其危害,临床上并不罕见涂了十数天烫伤膏不见好转,反而严重感染、加重而就医的患者。
▲ 特点一: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
低温烫伤造成深度烫伤,局部的神经末梢坏死会导致痛觉消失,早期的局部症状不明显。同时,也不像高温烫伤迅速造成的红肿、大水疱等,低温烫伤可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
▲ 特点二:损伤面积不大
由于低温热源一定时间接触所致,往往损伤局限于接触部位,损伤面积往往也不大,表面看似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
有些患者可能因为处理不当、不及时,并发感染加深了创面,最终形成慢性溃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