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盔甲为何多是黑色和红色
作者 冷兵器研究所
发表于 2022年12月

甲胄爱好者往往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日本保存下来的古代盔甲不是黑色就是红色,而根据文献,中国古代的盔甲也明显都是黑色或红色。玄犀甲和朱犀甲,就分别是黑色和红色皮甲。那么,为什么盔甲往往是黑色或红色呢?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要先说一种看似与盔甲无关的东西——漆。本文所说的漆,不是现代所使用的各种油漆,而是过去被称为大漆或者生漆的天然漆。这种天然漆是从漆树上割取的。

漆树分布很广,在中国,除黑龙江和新疆外,其余省份均有栽培。另外,漆树在朝鲜和日本等国也有分布。刚割取的漆液呈乳白色黏稠状,在接触空气后,漆的颜色会因氧化而慢慢变深,最后变成黑色。因为生漆氧化后色泽比较深,往里面加入别的颜料也不明显,所以不少漆器不是黑色就是红色。有关出土文物显示,东方的传统盔甲,特别是皮甲,都是要上漆的。

除了日本现存的盔甲,在中国发现的相关实物或者雕塑也大多如此。比如刚出土的兵马俑身上就带有颜色,其盔甲也是以黑色居多。又如1979年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数十领皮甲,其中包括楚甲和吴甲两种类型的皮甲,以及防护战马的马用皮甲。

本文刊登于《读者》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