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防御测试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1日,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在撞击11秒前看到的小行星小卫星“双形态”。DART的机载DRACO成像仪从42英里(68公里)的距离拍摄了这张照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当地时间11日宣布,在9月进行的测试中,“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成功碰撞目标小行星,并改变其原有运行轨道。据悉,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意识地改变天体运动轨迹,也被认为是保卫地球免受行星撞击的分水岭时刻。
首次成功改变天体运动
据报道,DART航天器于2021年11月24日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射升空,飞向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和“迪迪莫斯(Didymos)”。该任务旨在测试是否可以通过人为干预,避免未来小行星对地球的冲撞,也是世界上首次行星防御测试。
据NASA介绍,“迪莫弗斯”直径约为160米,距离地球约1100万公里。“迪迪莫斯”则是一颗直径达780米的小行星。“迪莫弗斯”围绕着“迪迪莫斯”转动,可简单理解为月亮与地球的关系。这两颗小行星都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
观测结果显示,9月26日,总重600公斤的DART航天器以22500公里/小时的速度成功撞击小行星“迪莫弗斯”,并最终使其轨道周期缩短了32分钟。望远镜记录的图像显示,撞击后小行星上出现了壮观的碎片爆发。
根据NASA的衡量标准,DART任务取得成功的最低要求是使目标小行星的轨道周期改变73秒,这意味着该任务的实际成果达到了最低基准的25倍以上。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