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1月30日以来,全国各地在遵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基础之上,陆续响应“二十条”“新十条”疫情防控优化措施,越来越多的城市宣布普通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渐渐回归。
尽管管控措施有所放松,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显颓势。12月8日,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号“健康中国”发布,12月7日0—24时,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超2万例,分布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约171万人、无症状感染者34万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12月3日中华医学会2022年医学病毒学大会上指出,走出疫情的关键,在于对脆弱人群的保护,建立免疫屏障。
值得注意的是,“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成为近日官方高频词,脆弱人群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有哪些?记者采访多位医学专家回答当下最受关注的自我防护问题。
儿童:注意家庭聚集感染

对于家中有“神兽”的家长来说,做好自身防护之外,如何保护儿童成了头等大事,尤其当下正逢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
12月7日,广东省儿科呼吸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儿科副主任陈永新告诉记者,首先日常少去人多密集的场所,家长也要少去,如果室外活动,一定要戴好口罩,尽量去空旷的地方;药物方面,家中可为孩子准备一些退烧药、简单的抗病毒中成药等,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儿童若出现发烧反复或者超过3天发烧不退,特别是精神状态不佳、呕吐腹泻,应尽早就医。”陈永新还建议,如果是免疫力低下或者有基础疾病的儿童,观察时间应缩短至1~2天,未好转就尽早就医。
对于3岁及以下的幼儿来说,目前的政策是还无法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接种疫苗,所以这段时间不建议外出,家长需为他们做好全方位的防护,增加营养,密切观察健康情况和精神状态。
广州是此轮国内疫情的焦点城市之一,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16.71万例。12月3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本轮疫情至今,广州市本土感染者中,3岁以下婴幼儿1736例,占比1.04%,均为无症狀或轻型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