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宗国科学研究就是要奔着问题去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迅速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结合点和协同创新的前沿。一批青年科研人员矢志不渝、持续创新,正在把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不断推向更高水平。
温宗国是这一领域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
每次点外卖,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张宇婷都会格外留心包装材料。从2017年开始,她就和导师温宗国一起,尝试从3500万份外卖订单中,分析外卖包装的材料组成和环境影响。
这是温宗国所从事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塑料废物管理是当前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厘清塑料包装代谢机理,识别材料回收替代路径,是推动绿色低碳包装、控制环境泄漏率的一个基础性科学问题。”温宗国说。
针对10多种细分包装材料,建立本地化环境影响科学数据,进行支撑绿色低碳包装的生态设计;开展万余次实证检测,精准刻画城市级500米网格化废弃规律;应用高清摄像和光谱图像识别算法,开发塑料包装废物智能化分选技术……小小的外卖包装废弃物,就这样被温宗国“吃干榨净”,變成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方向。
温宗国说:“从根本上来讲,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典型的问题导向学科。因为人类活动会在环境中产生各种废弃物,未经处理就构成了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又会产生各种影响。我们作为科研人员,研究就是要奔着解决问题去。”
1995年,17岁的温宗国考入清华大学,开启了他的学习、科研之路。在清华,他得到了专业的学习和锻炼,并在导师的带领下逐渐接触到环境系统工程的学术前沿,对城市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行业碳减排系统模拟与工程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博期间,他开发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索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的演变规律。同时,他开始关注城市循环经济这一当时前沿的研究方向。
2007年,温宗国留校工作。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大观园》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