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速度与激情从零到一百
作者 钱俊
发表于 2023年1月
2017年F1新加坡大奖赛,两辆法拉利赛车在起步时“自相残杀”,成为F1 的历史名场面之一。钱俊 摄

从一位“骨灰级”车迷,到同时持有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世界拉力锦标赛(WRC)和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E)——赛车领域颇具含金量的三张年度采访证的“前线”媒体人,并组建国际汽联认可的独立传媒工作室“派道客(Paddocker)”,我和工作室的伙伴们无疑赶上了中国赛车运动蓬勃发展的好时代。

2022年11月底的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赛季收官之战——阿布扎比大奖赛,我们工作室迎来了现场拍摄的第100场F1比赛,这亦是中国摄影师在该领域的一个全新里程碑时刻。

我的梦想

与赛车行业里众多“大神”一样,我从小就酷爱体育,对赛车更是情有独钟。1998年,米卡·哈基宁击败迈克尔·舒马赫赢下西班牙大奖赛是我首次知道什么是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印象里,上海有线台当时使用的广东体育解说版,多年后仍然是我职业之路上的良师益友。

从此,我的心中就有个梦想——成为一名“派道客”(Paddocker,特指在赛车场核心区工作的人),近距离直击这项体现尖端科技的“烧钱”运动。从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毕业后,我加入了一家赫赫有名的媒体,却发现身为“小记者”施展的空间实在太小,即便在中国赛车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上海,赛车仍是体育版的“边缘项目”。

2015年,即将而立之年的我下定决心“单干”,至少实现自己的“初心”。我把之前所积累的资源都调动起来,早在大学时代,我就已经为国内多项汽车赛事、多家汽车杂志和网站拍摄和供稿。闯荡的开局还算顺利:赞助商解决了我的机票,佳能提供了旗舰级的摄影器材,还有稿费和商业活动的报酬,首年竟实现了收支平衡,这让我颇为意外。

2016年,我逐步前往拍摄以F1为主的各类国际赛事。2017年,我的F1年证摄影师生涯起航。

2022年F1阿布扎比大獎赛,随着烟火在比赛后升起,2022 赛季大幕落下。钱俊 摄

精彩刺激

说起现场观看赛车运动,很多人会想到精细工艺制造的强大赛车、汽油剧烈燃烧的刺激气味、动力澎湃的引擎轰鸣……相信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观众席上的每一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激情迸发。

我的角色则是在赛道的防护网旁用相机定格速度之美。多年来,我去过的各式赛道超过60条。那些之前只在精华集锦、杂志书籍中看到的传奇之地,逐一被我“打卡”。

在体育摄影领域,F1摄影被公认为处于金字塔尖,因为摄影师必须既拍“静”又拍“动”。“静”是拍摄围场中的“派道客”和离开赛道的赛车;“动”是用合适的快门(包括超高速和极慢速)将高速运动的车辆与环境进行组合。动静之间所追求的是故事性和艺术感的融合,这才是合适的赛车摄影表达。因此,对我来说,故事性表达是第一位的。

得益于深厚的赛车运动知识积累、丰富的现场报道经验以及在新闻工作中积累的内容制作经验,我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摄影风格。

众所周知,赛车摄影是器材的“考场”,摄影器材的升级很快。

本文刊登于《摄影之友》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