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身份告别2022年
作者 胡亚楠
发表于 2023年1月

2022是一个节点。中国人口数在2022年达到历史峰值—14.13亿。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口红利在2022年之后将逐年衰减。人口数的下滑牵动着一个系统性的变化:初婚人数、生育率、劳动人口的下降,单身化、老龄化趋势的加速。而这背后是中国消费需求的结构性改变——地产行业虽然经历了“死里逃生”,但可见的未来,两极分化将越发严重;教育行业即使不被“团灭”,也将很快失去红利期,进入一场残酷的淘汰赛。互联网与二者不同,它背后是无序的资本扩张。但相同的是,互联网的红利也已结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虽然这个数字与欧洲的87.2%和北美的94.6%仍有较大差距,但可以肯定的是,剩余增量的边际效益已基本为负。

此外,几乎所有大行业,如汽车、家电、白酒等都进入了结构性调整周期,行业洗牌愈发激烈。与之相反,围绕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行业机会开始显现,如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夕阳产业”,未来将诞生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和大品牌。而围绕单身人群产生的“單身经济”,也将带动微观层面的消费变化。

这是一个历史性节点,中国正在改变过去40余年的发展方式,增长引擎正在发生切换,由量向质进行转变,而严峻的外部形势又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那种令人呼吸急促的压力。

今天,站在这个节点之上,虽然我仍旧呼吸急促,但努力调整好心态和预期,面对到来的2023年,从自身的两个角色来告别2022年。

身为创业者:做品牌的本质是回归生意

2022年3月,我同两位合伙人一同创立了一家咨询公司。三人共同的愿景是打造一个咨询界的梅奥(Mayo Clinic),因此怀揣憧憬和使命从里斯战略定位咨询离职。随即,上海进入静默期。

身边的很多人并不理解我们为何创业,尤其是那些深陷新消费旋涡中的品牌人。大家都认为“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今天的创业只会将自己陷入泥泞中,难以自拔。

的确,根据清华大学郑毓煌教授的统计,仅2022年上半年,整个中国有46万家公司倒闭,大概有310万家工商户注销。而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约49.5万家餐企已“阵亡”。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