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敬畏之心,迎接消费者主权时代
作者 肖瑶
发表于 2023年1月

对于2023年的展望,我想说,当疫情和一切纷乱过去,我们将迎来消费者主权时代。

消费状态变了,与疫情无关

我的一个好朋友告诉我,她现在买吃吃喝喝,大部分在直播间完成,包括小吃、甜点这样的生活点缀,也包括肉、海鲜、奶这样的每日必备。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直播间里的产品种类不多,而且随机,你想买的没有怎么办?她回答:“可是现在没有什么必须买的啊。一般东西家里都能备着点,不会有什么马上需要的。所以现在更多是看着喜欢就买了,也能买个七七八八。”

和一位做新消费创业的朋友探讨零售的变化,他告诉我一个重要的体会:消费被提前满足了。直播、私域、兴趣电商,这样的形式带来的不仅仅是零售渠道的分流,同时还在改造消费习惯。“比如我做护肤品、面膜这样的品类,以前大家都是用得差不多了,想到了再买。第二种状态就是等着电商大促,囤一批。现在的状态不一样了,很多时候是提前消费的。比如直播看到了,或者微信群里团购了,本来不需要的,感觉还不错,也就跟着下单了。你想,已经买过了,电商大促的时候还要囤吗?”这位朋友最后的一句总结是:直播干掉了“双11”。

日常消费,越来越随意了:不再是确定的渠道、确定的时间、确定的需求。

大件消费也开始呈现不同的状态,决策越来越快,“货比好多家”的情景越来越罕见了。

2015年,我们做空调项目研究,消费者最终购买前,会逛2―3个渠道,5―6家品牌。大概流程是:线上看看参数,了解基本产品和价格,再到线下门店,听听讲解、亲自感受。进入一个渠道,主要的空调品牌都会看看,区别在于停留时间长短。整个决策周期至少一周。2021年,消费者购买空调的决策过程变得非常简单:选择一个渠道(可能线上,也可能线下),最多看3家品牌,主要看看格力和美的,选个基本满足需求、价格合适的产品。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