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急成表情包,伊朗队不唱国歌,除了中国队没去世界杯,其他都去了……
一切大众眼中的内容狂欢,其实都能用人性、戏剧和心理学的原理来解释。今天聊聊世界杯里的营销密码。
好内容是预期落空的艺术
爆冷、逆袭、大比分,几乎席卷了卡塔尔世界杯。今年到底有多冷呢,一起来看一下:厄瓜多尔队战胜卡塔尔队,打破东道主首战不败定律;常胜将军阿根廷队首战输给沙特阿拉伯队;四届世界杯得主日耳曼战车德国队,输给世界排名第24位的蓝武士日本队,而赢了德国队的日本队却输给了世界排名第31位的哥斯达黎加队;世界排名第2位的欧洲红魔比利时队输给了世界排名第22位的摩洛哥队;世界排名第7位的西班牙队也输给了摩洛哥队……
比赛爆冷之后,我的朋友圈就被刷屏了。这一场场“诸神黄昏”的比赛,让无数球迷抱头痛哭,也令无数“赌狗”在天台排队。
站在内容传播的角度,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好内容都是预期落空的艺术。戏剧、综艺、脱口秀,遵循的都是这个原理。
不管是看剧、看比赛还是看脱口秀,人们的大脑都会不受控制地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旦猜对了,他们就会觉得乏味,可一旦猜测扑了空,他们立马就会来精神,甚至跟着你的节奏走。
比如,在《挪威的森林》里,村上春树前一篇还在写女主角直子的病情好转,下一章开篇就是“直子死了以后,玲子仍给我来了几封信”,一下子就把读者的震惊拉到了极限。
因为在常人的思维中,直子的病情好转后,下一步就是延续和男主角的感情线。可村上春树这么安排,让读者的推测戛然而止。
想要创造预期落空的效果,关键不是打破预期,而是打破预期的节奏。
你要先用内容搭建一个看似必然的结果,让用户觉得你跟他是一伙儿的。当他确信自己的推测是对的之后,你再把他的预期打破,这样,用户就会进入你的节奏,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脱口秀演员王建国曾有这么个段子:“如果当一个纯粹的垃圾,那人生不就废了吗?”看到这里,可能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点头,因为这句话代表了普世价值观。
但接下来他说的是:“所以,我从小就立志当一个可燃垃圾, 平时是垃圾,但是非得燃的时候,你多点几下也能点着。”你是不是觉得惊讶?因为跟你的预料不一样啊。先跟用户建立共同预期,然后再让预期落空,你就会被关注、被讨论。人们对世界杯比赛的预测、对戏剧的预测以及对品牌内容的预测都是这样的。
落空的艺术本质上就是戏剧感。比如,写一个创始人的故事,别人可能写一个创始人如何成事,那你可以写他的怪脾气。
做一场演讲,想让用户不走神,也是需要让用户的预期落空的。大多数人的开场白是:“尊敬的来宾,亲爱的朋友……”,也许你可以学学巩叔(冯巩):“亲爱的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总之,如果传播的内容有时间上的线性关系,你一定要追求预期上的落空。
表情包是最省力的传播
一千句大道理,干不过一张表情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