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邱冠华:从“钻石分析师”到打造钻石研究所
作者 唐辉俊
发表于 2023年1月

邱冠华 浙商证券首席战略官兼研究所所长 新财富钻石分析师NFBR

入行14年,邱冠华始终保持着热情与专注,独特的研究方法以及长年的坚持不懈,让他10次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银行业第一名。

在研究生涯中,邱冠华预判并见证了2012和2014年两轮银行股大行情,分别留下《大象起舞:从探戈到华尔兹》和《三拐共振》等代表性研报,前者让他一举打响了在业内的知名度,后者则进一步巩固了他“银行一哥”的研究地位。其“买银行中的LV”的理论,更是在资本市场广为流传。

邱冠华曾说,做研究类似于打靶,分析师们主要打三个靶子⸺市场认知、能力认可与感情认同,这三点考验的是分析师的逻辑分析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分析师的典型画像就是“一个会吟诗作赋的清华理工男”,“吟诗作对”和“清华理工男”皆为虚指。

2019年底,在国泰君安黄燕铭所长的鼓励下,邱冠华从研究转战管理。离开相伴11年之久的国泰君安,邱冠华感慨万千,“我自2008年入行以来,始终奋斗在卖方研究的一线,对国泰君安、对投资者、对银行、对自己未敢有丝毫懈怠。寒暑十一载,感恩在国泰君安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如今,邱冠华依然雄心勃勃,在浙商证券研究所要树牢擦亮三张“金色名片”(深耕浙江、扎根产业、拥抱银行),重点布局“六大三新”九大领域(大资产、大金融、大消费、大制造、大健康、大周期、新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立志将浙商证券研究所打造成一家令人尊敬、市场前五的全国一流钻石研究所。

分析师应该是“一个能吟诗作赋的清华理工男”

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专业的邱冠华正式加入国泰君安证券,成为一名银行业研究员。此前,他几乎没有接触过证券研究行业,选择卖方分析师这条路,在邱冠华看来更像是一种惯性使然。

学生时期的邱冠华就展现出了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大多数时间他都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写论文几乎填满了他的学生生涯。由于勤奋好学,本科时期他便已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这在同龄人中并不多见。这件事给予了邱冠华极大的自信,也为其后来踏入证券研究行业埋下了一颗种子。

到了研究生阶段,邱冠华更加醉心学术研究,发论文几乎成为他最感兴趣的事情。继本科之后,他又在国内会计学类的核心期刊《会计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当时由于课程压力较小,邱冠华旁听了许多商学院以外专业的课程,甚至旁听完了整个会计学博士阶段的课程。

临近硕士毕业,在职业的选择上,他有过短暂的纠结。

邱冠华出生于广东茂名的一个贫困家庭,作为家中长子,他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为减轻家庭负担,几乎从进入大学那一刻,他便开始了勤工俭学,最初是负责楼栋的安全协管,每月有208元的收入。

由于收入有限,初入大学的他不得不身兼数职,花大量的时间挣钱。后来,他发现国家奖学金的数额是7000元,一年下来比做安全协管员多出了近5000元,这是一笔“巨款”。自此,邱冠华便立志每年都要争取拿国家奖学金。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安全协管员的工作,但后来只是在晚间协助巡逻,并在巡逻的间隙抽空学习。

考虑到自己的家庭条件,他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最终,邱冠华还是决定去外面闯一闯。由于一直以来“对学术研究比较自信”,没有太多犹豫,他选择了从事证券研究行业。

多年后已经成名的邱冠华谈到,做研究其实是需要一些个人天赋的,总体可概括为“一个会吟诗作赋的清华理工男”。这里的“清华理工男”是虚指,代表分析师这个职业需要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考能力,此外,“能吟诗作赋”意味着还需要具备一些善于沟通和表达的天分。

现在回头看,邱冠华无疑是选择了一条非常契合自身发展的路子。

年少的艰辛并没有在邱冠华身上留下太多烙印,反而使他开朗健谈、进取乐观。学习之余,他十分热爱运动,尤其是跑步和打篮球,擅长爆发力类项目。年少时因为家庭贫穷,买不起自行车,五公里的路程,邱冠华几乎天天跑步上学,一跑就六年。高中时期,他曾代表班級获得过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冠军。而在南京大学求学时期,他更是多次获得过南京大学校运动会五项全能项目冠军。可以说是在成绩优等生里体育出众,在体育优等生里成绩出众。

成为一名分析师后,其外向的性格特征更是在他极富个人特色的演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在公开场合的演讲,无一不幽默风趣、通俗易懂。

早期路演时,邱冠华一般会从宏观面、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对银行股的选股思路进行剖析。他认为,“宏观面提供大背景,基本面好比干柴,资本面如同烈火,政策面类比晴天;干柴和烈火在一起就能烧起来吗?未必,必须要天公作美,晴天配合”,三言两语,众人察察。

在表达上,邱冠华十分推崇“白居易风格”,追求老妪能解。他解释,“金融问题其实可类比社会生活,研究的本质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晦涩问题通俗化”。

而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语言风格,邱冠华认为与自身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可能因为小时候比较喜欢看电视剧,而剧里的台词基本都是打磨得比较精炼的”,他笑称,再加上自己的成长环境乡土气息比较浓厚,他又特别喜欢跟人沟通交流,交织之下形成了现在的语言风格。

“当然,作为分析师,具备自己的个性是可以的,任何时候你可以出位,但不能出格”,邱冠华强调,做研究更不能为了个性而个性,首要的还是把研究做好。如何做好?万变不离其宗,新人分析师想要快速获得市场认可,一定是基于深度研究以及严谨逻辑思考之上的,此外,需要守正出奇,“观点一定要鲜明,中庸的观点几乎很难有反响”。

本文刊登于《新财富》2023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